苗疆之旅之夜宿丹寨:与黔贵苗族的不期而遇

        夜宿丹寨

       从大七孔出来天已渐黑。吃完晚饭后,我们乘车前往丹寨,此时天已全黑。大约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车从丹寨下高速。通往县城的路宽阔干净整洁,给人一种很舒适的享受。汽车进入县城之后,我们一直关注着窗外的店铺,记下来以便晚上出来宵夜,因此晚饭我们都故意没有吃饱。路上看到有几家饭店,但人都不多,显得有点冷清。行不多远,宽阔的公路上横跨一座门楼,为二层重檐翘角歇山顶,两边各有四根粗大的木柱支撑,门楼顶部正中嵌一巨大的牛首银冠,属于典型的苗侗民族特色建筑。门楼正中横额嵌“丹寨万达小镇”,意味着已经快到我们晚上即将入住的地方了。

       过了门楼,大约再行驶约1公里的路程,我们正式进入丹寨万达小镇。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宽阔空旷的广场,广场门楼上嵌“龙公广场”匾额。广场的门楼与小镇门楼形制相仿,只是相比较窄,为三层重檐,比小镇门楼要高,但没有牛首银冠。广场面积很大,呈圆形进入小镇,周边店铺林立。由于天空下着小雨,我们到达的时间又已经很晚,所以广场上店铺早已关门,无人活动,昏暗的灯光下一片寂静空旷。

       我们在小镇的第二个广场——苗年广场下车。据导游介绍,丹寨万达小镇是万达集团在丹寨精准扶贫的核心项目,建筑都采用苗族、侗族风格,小镇内引入丹寨特有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手艺、苗侗美食、苗医苗药等,当然也少不了万达商业自带的酒店、影城、商超及其他的店铺和客栈,是融商业、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小镇内以苗、侗文化为元素,建有四个主题广场,刚才我们走过的第一个广场叫“龙公广场”,以苗族祖先蚩尤为元素设计,是丹寨万达小镇的入口。我们下车的苗年广场是第二个广场,相对较小一点。晚上我们就住在广场上的民宿,如果幸运的话,晚上还有篝火表演,不过今天下雨,会不会举行就不知道了。此外,继续往前走小镇内还有“鼓楼广场”,以侗族鼓楼为标志,主要用于表现苗侗民族的日常生活。最后一个是“锦鸡广场”,以苗族芦笙舞中最具特色的锦鸡舞为元素设计,主要用于苗侗特色歌舞表演。整个小镇沿丹寨东湖湖畔而建,湖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水车,景色非常漂亮,如果有兴趣的话,晚上入住后可以沿河散步观光。

       “苗年广场”不同于“龙公广场”,入广场的牌楼立在路边,为二层重檐翘角,楼顶嵌牛首银冠,亦以八根立柱支撑,比龙公广场牌楼要小,也没有那么大气,显得更为秀气灵动。广场是以苗族同胞民族节日为设计理念并命名,主要用于举办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进入广场,入门楼处广场上围有一圈围挡,圈养有马、牛、斗鸡等动物,想必是用来表演斗牛、斗鸡、赛马等苗侗民族活动。苗年广场不大,地面铺设有庞大的牛首图案,沿河边立有八根绘有民族图案上立牛首的图腾柱,整个广场尽显苗侗风情。广场两边是店铺和客栈,我们晚上就住在广场南侧的民宿。

▲龙公广场街道入口
▲苗年广场牌楼

      从前门大堂进入民宿像是一个宾馆。办好入住手续后,往后出后门,一下子就进入了苗族村寨。住宿房间都在一楼,房门均为木质结构,门边有花坛,前为广阔的水稻田。雨水顺着屋檐落在门前,只能顺着屋檐下走,稍往外一点不仅会淋着雨水,一不小心还会踩进水沟,真是好一派田园风光。可惜是晚上,看不清眼前的美景,但水稻田里传来的蛙声,增添了几分乡村气息。白天在小七孔的时候,鞋子就已经浸湿,再加上踩在这田埂坝上,可谓是泡在水里,所以一进屋就迫不及待的烧水泡脚,以免生病感冒。民宿屋内的装修也很简单,可能是尽量保存苗族村寨原来的味道吧,进屋之前已有几只蚊虫在灯下翩翩起舞了。

       我们在屋内泡脚休息,准备一会儿出去宵夜,因为下午团餐故意没吃饱的缘故,此刻肚皮已经在咕噜咕噜叫唤了。休息好之后,我们准备出门。老天爷真是善待我们,虽说贵州是天无三日晴,但也无三时雨,是说下就下,说停也就停了。广场上的苗族同胞早已围着火盆载歌载舞,让我们明天进入苗寨之前,首先感受一下苗家的风情。东湖的水在夜晚平静流淌,小镇安静祥和,我站在湖边一边欣赏苗族歌舞,一边远观小镇夜景,霓虹灯下可见远处的鼓楼,湖中的大水车,都在安静休息,等待着明天迎接客人。

▲篝火晚会
▲小镇夜景

        我们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寻找先前看到的几家饭店。路面在雨后越发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怡人,路上空荡,月色朦胧。我们走到小镇的入口牌楼,感觉人烟稀少,除了偶尔驶过的汽车,几乎静的看不到活物,离县城似乎越来越远,想必我们是走错了路。只好站在路边招手拦出租车,幸运的是往来万达小镇的出租车还有几辆。我们坐上车后,司机师傅向左一转,从一条小路驶向坡上,我们一下子方才明白。先前我们来的时候,汽车走的是坡上老路,虽然道路比较窄,但是是老街,路边有人家和店铺。我们出来走的是坡下新路,虽然宽阔,但路边没有人家。新老两条道路虽是并行,但从坡下根本不知道坡上还有路。

      司机师傅把我们送到我们先前看到的路边几家饭店的地方,车费收我们6元。看车上贴的标价是3元起步,不到一公里的路程收我们6元,问司机师傅被告知,是按人头收费,每人2元。我们也没有去和他计较,毕竟钱也不多,而且不想坏了游玩的心情。

      由于已入深夜,又下着雨,商店都已关门,营业的也就还剩几家烧烤店。店内客人寥寥,路上灯光昏暗,街上冷冷清清,此时天空的雨越下越大。不得已我们只好再拦车找地方。这次上车以后,我们直接问司机师傅哪里卖小吃的地方多。司机师傅很热情,直接把我们带到县城中心一个叫“北街”的小吃街。夜晚的县城灯光辉煌,北街内店铺林立,各种小吃、烧烤、烤鱼应有尽有,热闹繁华。我们从街头走到街尾,烧烤之类的我们自然不感兴趣,我本想吃牛肉粉、肠旺面等贵州小吃,但同事晚上要喝点小酒,粉和面是肯定不行的。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一家客人较多,位于小吃街入口处的留一手烤鱼店。店内烤鱼种类很多,有草鱼、江团鱼、稻花鱼等,价格论斤算,草鱼最便宜,全国各地都有的吃,稻花鱼是地方特色,但泥腥味太重,于是我们选择了江团鱼。

▲丹寨夜色
▲北街
▲留一手烤鱼
▲江团鱼

        江团鱼,本名长吻鮠,又名鮰鱼,俗称江团,属鲶形目,形似鲶鱼,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鱼,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部分江段及各大支流下游水域。虽然我是生活在长江之滨,但从未食过此鱼,不妨这次就尝上一尝。我们点的是一条三斤多重的江团,看上去很大,烤好以后加上配菜,也是满满一大锅。鱼烤的很香,外酥里嫩,相当美味,配菜味道也很不错。同事一边吃鱼一边喝酒,甚是享受。我是不喝酒,也禁不住美味的诱惑,还是盛了一大碗米饭,想是到次日早晨也是消化不掉的。

       酒足饭饱,我们打车回民宿。天空的雨下的更大,路上已经积水。一路上司机师傅很健谈,说之前他一直在浙江打工,近年来随着贵州本地经济的发展,就回来开出租了。从他的言语中,感觉他对目前的生活很满足。他又说丹寨虽然环境很好,可惜县城人口仅有两万多,消费不行,收入太低,大多数年轻人还是选择外出务工,像他这样回乡的人不多。司机师傅把我们送到苗年广场,收我们10元车费,说是夜间加收1元钱,但也应该是9元,当然我们也一样不去计较,向师傅表示谢意后,回去民宿休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