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心血来潮,早上起来突然想吃豆花,就跑到楼下去买。付好钱坐下,发现店里还有一对母子。
讲道理,现在的小孩子真的是苦,不仅周末也要背着书包要去上补习班,同时当妈的脾气普遍都不怎么好,一天到晚还得忍受来自母亲的唠叨。跟我在早饭摊偶遇的这个孩子也是一样,背着书包,承受他妈的叨叨。这位当妈的主要是嫌弃孩子懒,抱怨孩子一天到晚不知道学习就知道玩手机,打游戏的时候特别来劲,但只要坐在课桌前学习他就犯困,能把人气死。
我看这小孩儿的反应基本是无动于衷,很麻木。心想如果他妈继续这个样子,那这孩子基本算是告别课堂了。
但是,孩子真的是懒么?
很多人面对事物时喜欢用定性的方式总结原因。做得好了就是天才,智商高,脑子好;做不好了就是蠢材,低智商,没脑子。然而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定性的话最好不要说太多,尤其是对孩子。作为一个孩子,他本身对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认识,一切都是懵懂的状态。如果你没有给他定性,他多少还会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游离状态,各种方法还都想去试试。但如果你真的讲出来了,那孩子就只能以两种方式应对这种说法了,一种是“哦,你说得对。”另一种是“嗯?你说的不对。”但具体用哪一种方式,这个跟量子物理一样是不可测的,结果全是随缘。
如果孩子以第一种方式应对了,那么他就会变得很无助,“你以为我想懒?我是你生出来的,我也很绝望呀。”如果孩子以第二种方式应对,那么他就会变得很叛逆,“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否定我!打压我!你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当然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但这种心情都是一样的。我有一个弟弟,成绩非常非常好,可他妈妈不知道为什么总说他智商高情商低,搞得我弟弟现在压根就不愿意跟人交流,这其实就是家长为孩子定性带来的问题。
西方有一个有意思的心理学说法叫做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去做某件事,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那么必定会有人做出这样的选择。
原本孩子可能既不知道成功的方法也不知道导致灾难的方法,而家长现在为孩子定性,那就等于只告诉了孩子导致灾难的方法。只要我懒,只要我不做,那我必定失败。相反的,家长还讲不出任何能够让孩子迈向成功的具体意见,总用假大空的“努力学习”敷衍。什么叫做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有怎样的方法和窍门,怎样努力才能够有效地把习题做对,这一切的一切孩子通通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坐在课桌前看再多遍的书也不能把习题做对,面对那些总是让他受挫的东西,还不如被说是懒呢。反正我懒,随便了,我懒给你看。
哎……真不知道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毁了孩子。前段时间我同事抱怨现在的小学入学考试不仅要考孩子,还要考家长。虽然我嘴上说我靠!有病吧!但我实际心里想的是,要我是校长,我也考。有些孩子搞不好,家长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懒到底是什么呢?要说明懒这个现象,就不要把人搞得特殊化。除了有些真的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提起兴趣之外,可以这样说,几乎没有人是完全是懒的。
好比我爸,我妈天天说我爸懒,但我妈不在家的时候,我爸上网下象棋可以下到废寝忘食。他懒么?根本就不,他在这方面相当勤奋。再好比有些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会很懒,但你说让他打游戏,简直不要太激动,就感觉第二天再也打不了了似的,旁若无人地玩,全神贯注地玩。他懒么?根本就不,他们打游戏的时候甚至比那些搞职业的劲头还足。又好比有些小姑娘,平时让她干啥都提不起兴趣,但一说出去购物或者吃好吃的,激动得像撒欢的某种动物,在外面逛一整天都不嫌累。她懒么?根本就不,那种运动量压根就不是常人能接受的。
类似的情况不能再多,懒只是相对的,你只能说有些人只对某件事比较懒,并不能说这个人彻底就是懒的。所以这明显只是一个做事积极性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天生属性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时才会显示出热情呢?这似乎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但实际上那些专攻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人早就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北大经济学家薛兆丰老师就在他的作品中屡次提到过这样的现象,关于做事的效率,一般会以这样一种顺序依次递减。拿着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拿着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拿着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拿着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
当然经济学家喜欢说钱喜欢说效率,但实际上这个钱完全可以替换成任意其他我们已有的资本,包括时间和精力。同时因为这是一个总的现象,而做事效率高低具体到人身上是要看方法的,所以倒不如说是人们做事的积极性依照那个顺序依次递减。
好比如果我上学的时候,内心戏是“反正学费是我家人掏的,我如果学不好就对不起他们。”这就是典型的那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积极性最低,反映出来的现象就是我愿意再为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最少,最容易放弃。而如果在我上学的时候,内心戏是“学费是我家人掏的,但学习是为了我自己学的。”这就是拿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积极性要比第一种高,但实际效果也一般,因为“不着急,我可以慢慢学,反正有人养我,我总会学会的。”我不用为我的行为负责,于是我就没有压力,相应地也就没有动力。但如果在我上学的时候,内心戏是“时间和精力是我的,如果我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还对不起父母,那就太糟糕了。”这就属于拿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做事的积极性要比前两种都高,因为“我花了大把时间和精力还没有对得起父母”,损失是我的,我要承担责任,于是我有压力,我也就有了一定的动力。而又如果我在上学的时候,内心戏是“时间和精力是我的,我都这么努力了,我要是学不会就对不起我之前付出的一切。”这就是拿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积极性最高,一方面有目标有动力,另一方面责任需要自己负责,也增加动力,于是做事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说起来好像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很鸡汤。但如果说是对于对做事积极性没有任何认识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反而是正确的引导。好比如果父母总是说“你不好好学,对得起我给你教的学费么?”孩子原本不知道自己学习是拿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经父母这么一说,他知道了,于是热情瞬间冰点。相反的,打游戏对他来说就变成了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于是积极性哗啦就上来了。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人类是一种相当追求效率的动物,如果面对海量的事情没一点焦虑的心情,人类不可能一代又一代地繁衍到今天。那些但是对效率的追求并不是体现在做所有的事情上,而是体现在满足自身的需求上。很多孩子长大之后有了工作有了压力就不再沉迷游戏了,为什么?是因为不管是玩游戏还是工作,都是花他自己的资本,而对于满足自身需求来说,工作的效率明显要比打游戏高,于是,家长看到了孩子改变,只好感慨“我孩子长大了。”殊不知,其实是事态发生变化了。如果没有发生变化,那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这个孩子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自己负责,是不是仍然有父母为他们的行为埋单。
所以我一直十分反对给什么东西定性,尤其是负面的定性。每每看到或听到那些骂孩子蠢材的家长,我都会默默为他们的孩子感到可惜。天生我才必有用,有些蠢材真的是被骂出来的。虽然能够理解家长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焦虑无助,但家长如果只是图一时口舌之快,毁的却是自己基因的未来。
同时,有些人还特别喜欢给自己定性。我就是懒,我就是不爱看书,我就是不爱学习,日子久了,就陷入到了深深的“习得性无助”。自己给自己下套,这又是何必呢?明明可以坚持每天晚上回家从电视剧中获取信息,明明可以坚持每天晚上回家从游戏中获取成就感,那为什么不能坚持每天看篇文章,为什么不能坚持每天背一两个单词?这些现象到底是习得性无助造成的,还是你的认知告诉你,耗费时间和精力做这些事情满足自身需求的效率不够高?可能两者都有吧。如果是这样,还真是自己给自己挖坑然后自己跳呢。
所以这一切根本不是懒不懒的问题,而是做事积极性的问题,是一种选择的结果。如果你觉得自己的选择有问题,那么就先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把认识中觉得最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调整到了“拿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检查一下自己缺乏积极性是不是因为有人在背后为你埋单。另一方面也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陷入到了自己骗自己的怪圈之中,这世上确实是有客观条件不足的事情,比方说五音不全的人就别幻想去当歌唱家了,身高一米四的小男生就别想着去当空中飞人了。但如果不是这些无法改变的客观理由,你觉得自己行,那就评估一下代价,搞出一套方案,尝试着搞一搞,说不定还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毕生的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