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相对于深度工作的另一种工作状态被称之为浮浅工作,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通常在受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深度工作》提到了在新经济形势下有两类人注定会成功,一类是能够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一种是自己所在领域的个中翘楚。要想成为这两类人,掌握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和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这两种核心能力是关键,而这两种核心能力都依赖于你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深度工作确是少见的。共享办公、通讯的兴起及各种供应商在社交媒体上的出现等潮流比深度工作更为盛行。当今商业世界的主要潮流大幅降低了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深度的生活不仅仅可以让你从经济上获益,还能让你变得充实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契克森米哈赖在芝加哥大学与一位年轻的同事里德·拉森合作,创造了经验抽样法,用于理解日常行为的心理学影响。大多数人认为放松令人愉悦。我们想要少工作,在吊床上悠闲的过上更多的时间。但是契克森米哈赖的经验抽样法研究揭示,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有其内在目标、反馈规则和挑战,所有这些都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专注其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里。休闲时光则组织松散,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创造出值得享受的事情。由此看来,人类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
深度工作包含了四大准则,分别是工作要深入,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及摈弃浮浅。
准则一:工作要深入
欲望是一种常态,在众多欲望中,我们抵抗的五种最普遍的欲望包括吃、睡、性,在困难工作中休息一会儿以及查看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站,上上网,听听音乐或是看电视。如果我们能够布置一些精妙的惯例和固定程序,比如每天下午安排特定的时间或安静的场所用于完成深度任务,就只需很少的意志力便能启动工作并保持下去。在此,我们需要精心挑选一种适合自己所处特定环境的哲学,因为不匹配的哲学会让我们在深度工作习惯成形之前脱离轨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哲学: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和新闻记者哲学。禁欲主义哲学通过摈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禁欲主义哲学的实践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而且他们在职业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双峰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为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适用于那些如果不在非深度追求中有实质投入便无法成功的人。采用双峰深度工作哲学的人羡慕禁欲主义的高产出,但同时也认同个人从工作生活的浅浮行为中获得的价值。节奏哲学是将深度整合到生活中的普遍方法,认为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比如张萌每天四点钟起床,用于修炼硬本领的时间就是一种节奏哲学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新闻记者哲学则是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养成内化的习惯。你的习惯需要指定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需要规则和程序,确保你的努力具有结构性;需要确保大脑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保持大脑在高深度水平下运转。
准则二:拥抱无聊
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自己深度工作的习惯需要训练,而训练必须坚持两个目标:高强度提高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
准则三:远离社交媒体网络
远离社交媒体网络体现了做每日计划的重要性。如果你没有在某一特定时段给自己安排任务,致瘾性网站就是一种有诱惑力的选择。如果你在自由时间有高质量的事情去做,这些网站对你的注意力的控制就会减弱。如果你想抵御娱乐网站对你时间和精力的诱惑,那么就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避免分心,保持专注的能力,同时还有可能体验到何为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准则四:摈弃浮浅
摈弃浮浅主要有四种策略:1、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日程计划的核心目的不是限制,而是强调谋划周到。在一天里时常拿出一点时间来询问自己“在今天剩下的时间里,我做什么最有道理”,是一个简单的习惯。这是一个让你思考如何产出最大化的习惯。2、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3、固定日程生产力,专注于有生产效率的深度工作。4、变得不容易联系到——在发电子邮件使让对法或自己做更多的工作以减少收件箱占用的时间和注意力。少发邮件,同时忽略那些难以处理的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