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多的信息会抑制行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孔子有两个学生,仲由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冉求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干吧!”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却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求很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对我来说,我是一个很优柔寡断的人,如果再给我很多的选择,恐怕不是好事。其实,人人都有选择恐惧症。品种太多,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选哪个好,只好随便拿一个。商家会利用这种心理,搞一个价格锚定点:故意把一个物美价廉的商品,与很贵的商品摆在一起,让你不用过多考虑,就可以马上做决定,买便宜的,这样就可以增加销量。
生活中的小事也许不需要反复比较,但让人纠结的大事,比如换工作,比如选伴侣,常常是不容易一目了解地比较的。诚然,这类大的决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全面一些更好,但如果选项太多,又不知如何比较,实际上行动就瘫痪了。因此,首先要把太多的选项合并同类项,给出3个左右的选项;其次,一定要确立自己选择的原则,确定哪个更重要,哪个最重要,而不可能在一项变动中,任何方面的要求都满足。
2.发现水的并不是鱼:去外地旅行的人,常会发现当地的新鲜有趣之处,而久居此地的人却熟视无睹。比如,加入小灶群,对我来说就是置身于生活中很少会遇到的一群人中间,他们的积极、主动、友好都在感染着我,让我发现了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我在专业上也会遇到瓶颈,除了跟群里的同行交流外,我每年还会利用假期,去外地拜访下高手,向他们学习,很多时候会思路大开。
3.最小成本试验法:记得刘润老师说过,不要总想着一下子憋个大招出来,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很多app上线时都不够完善,没关系,收集用户反馈,不断升级就行了。比如共享单车,很多刚推出第一代的时候都是有问题的。但是没关系,它们先用不够完美的车占领市场,培养了用户习惯后,再不断升级,迭代。我想,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以最小成本试错,然后再逐渐升级,才能趋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