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了两张美美又励志的图和周六的活动宣传放在一起,刚传上没有几分钟,图片作者发现后在下面留言问是要拿他的PPT进行分享呢?
立马在朋友圈图片下面回复他说【图片不是用来分享的,因为喜欢就把图片和组织的活动放在一起了】。想想觉得还是不太妥,迅速删除了这一条朋友圈信息,亲自到PPT作者的微信私信解释也表达了歉意。
我猜作者应该C值很高,他回复我:
share可以,我并不介意,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恰恰是因为没有说明(听起来现在的后果很严重哦);
以后还有类似的share,还是请注明来源(提醒未来),原因,一方面尊重原作者,另一方面也减少作者的误解,
不注明的结果,就是使得我们会以为是要用这个ppt做分享~
我看完回复后,各种想法闪来:
【一是,目前没有任何的后果结果呀,因为我并没有使用你们的PPT进行分享,在朋友圈里面发一下美丽又励志的照片;
其次,这样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听起来好像很严重的样子,实际上并没有要用来分享课程的任何意图,转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下照片;
再次,在制作图片的时候,为了更好分享和传播并避免他人盗用,怎么不加标签或者是水印之类的呢?】
看到这么长的回复,好似我犯了错误,此时的D特质不爽。
我们都是学过DISC的,也是因为DISC才有链接和交集,给自己三秒钟的时间,调适情绪,让刚刚的三个负面的想法都woosh掉。速速语音进行了回复,对于我的行为表达歉意对于他的提醒表示感谢。人家辛苦的作品,我没有备注说明没有标注作者出处就和周六活动宣传放在一起,的确容易引起误会,是我的疏忽。
接下来对自己的出发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
第一个方面:态度层面,没有任何不尊重的意思,因为喜欢和尊重才会愿意把图片和自己在乎的东西一起分享(大家的不同理解);
第二个方面:能力层面,大树老师有他自己成熟的目标制定的系统;
第三个方面:能力层面,我在烟台也没机会听到你的分享,断然不敢。
承诺:意愿层面,这是第一次,也会是最后一次。
最后再次表示【谢谢提醒】
认真严肃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达了承诺不会擅自使用他人的劳动成果来进行商业的行为,也再一次地表示了自己对于提醒的感谢之情。
作者很nice跟我讲翻篇了,其实我也翻篇了,接下来,我回复了这样一句话“你刚刚说的好严重的样子[发抖]”来表达下自己的情绪。
不确定他接收到的我的信息是哪些,作者回复我说下一次也要用语音进行沟通,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作者的好意和善意在回复我的文字里,没有情感和情绪,接收方会把这些信息用自己的情绪处理方式来解读,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误解有时就这样产生了。
好像这是我们在互相加为好友之后的第一次沟通,这次的小误会或者说小事件开启了一段有趣的对话,未来的深入链接和了解或许要从这个小误会开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