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打卡、转发微信朋友圈,向外求关注的我便会产生期待,我会习惯性地时不时返回去看看有哪些朋友给自己所发的内容进行评论或者点赞。
之所以强调“自己所发的内容”而非“自己”,是因为自己一直以来总会将二者混为一谈,即:我总以为“A自己所发内容”等同于“B自己(我这个人)。”
虽然学习后(即使稍明白事理的人甚至两岁以上的孩子)明知二者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但依旧会鱼目混珠多年如一日,而且大多情况下,自己所发的内容并非自己原创,只是自己转发的自己当下认可的别人的观点,或许别人也只是转发,但自己依旧会执迷不悟。
如果朋友对我所发的内容进行正面评论或着点赞,我便会认为朋友认可“我这个人”,如果朋友对我所发的内容没有任何回复,心理看似没有产生任何物理或化学反应(其实,仔细琢磨,内心的期待还在,只不过是没有固定的期待对象而已,因为我清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我一样有闲,好多管闲事活在他人的世界里)。
想起了前几天在007—188班值月生群自己与阿文关于“你以为我以为”的互动,因为我这个人懒,总结能力不强,更担心你对我心存疑虑说我空口无凭(当然只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是我以为的),现引用事实说话,请看以下两个场景:
场景一:我“质问”阿文
场景二:我自黑,阿文学以致用
好在我和阿文两个都是“追求完美”的人,都喜欢坚持自己是对的,都希望搜集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也都懂得竭尽全力为自己想办法“辩解”,且不惜使用“自黑”手段为自己洗刷罪行。即便自己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即便对方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确实错了,也会采取灵活或幽默的方式、或者借助相应的微信表情符号承认“我错了”,内心里却依然不肯臣服低头。虽然我心里明白,“我错了”仅代表着“我对于这一句话或者这一个观点的理解错了”,而非“我这个人”彻底错了。
在现实生活中,当两人面对面发生争执,或两人的观点不一致、意见不统一时,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勇气去与对方核实一下,或者是否可以给到对方一个解释或者说清楚的机会?如果自己真的错了,自己是否愿意真诚地向对方道歉?即使真的愿意道歉,你是否能够做到并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呢?尤其是,如果对方是我们的父母、配偶或者孩子,或者属下时。
所以,你以为你以为的不见得就是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你以为的而已。
所以,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对方是否这个意思,或者已否明白你的心意,只有对方才能决定。不要假设,若不肯定,找他(她)谈谈。
感谢未见过面的微信好友田燕今早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作者周国平的观点“和太强的人在一起,我会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太弱的人在一起,我会只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和强弱相当的在一起,我才同时感觉到两个人的存在,在两点之间展开了无限的可能性。”,自己点赞后引发的思考。
之所以点赞,是因为我暂时认同田燕转发的周国平的观点;之所以点赞,是被田燕早上5点多起床学习这种精神感染激励;之所以点赞,是因为我和田燕在对这段话的内容认同上观点暂时是一致的。
鉴于此,温馨提示“转发有风险,点赞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