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之前走过的轨迹发现差不多七年就是一个节点,第一个七年处于儿童时期大多是在玩中度过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在学习时期,第四个为毕业后很多人开始步入社会开始了求职过程.那究竟是以赚钱为导向还是以兴趣为导向,是很多人困惑的,也是一些职业机构的做的,方向不同。
刚毕业时我选择了赚钱,开始也有些盲目,总觉得有了钱可以买书可以到看看,去体验更多,总觉得单身是个好时光,可以肆无忌惮.确实走了很多地方,但在这个过程中忘记了积累自己的经验价值,导致第四七年来临的时候没有合适的技能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
当静下心来想自己做什么的时候反而往往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除了跟性格有关外,也有跟童年时期自己的需求没有满足有关,或是需求被压抑掉了.导致大了以后就得过且过.
以自身为例,听妈妈讲:我小时候就是个乖乖女,也是很好带的孩子.那时候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不能达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东西,家里只给哥哥买了双男孩的胶鞋,没有我的.每当下雨时很多小孩子都会穿着自己心爱的胶鞋打着雨伞在外面踩水坑。妈妈告诉我:“咱们没有胶鞋不能出去,要不布鞋会湿的,就没有什么穿了.“我很听话乖乖的坐在屋门口看别的孩子玩,只记得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具体有多好玩始终没有尝试过.等天晴的时候在去看院子里的哪个地方好像跟别处也没什么两样,至今也想象不出是怎么个好玩.每次家人带着出进城时看到好多好玩的好看的都没怎么要,知道要了也是白要,偶尔家人也会给买些小玩意儿.
上学时大多是被家人安排,后来到了外地上学,很多事情开始尝试自己安排.尽量去尝试不同的东西,家人时而也会反对,但依然会坚持,看似自己的叛逆期来的晚了许多.而我是在工作后用时间去尝试不同,尝试那些自己不曾尝试的东西。导致工作经常换看似没什么定性.试想,如果我能在小时候就接触不同的东西,明白一些事物本事,或许不定那天会发现自己所爱,也许会少走一些弯路.换句话说如果小时候我们能不记得失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去多接触兴趣班或许是个好事.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会带有很强的功利心,必须要学成什么样,因为交了多少钱,必须要坚持,要不就是没有定性.孩子的兴趣培养和坚持都跟父母的引导有很大关系.“你要不要学“跟”你喜欢来着玩吗“两者看似都是尊重孩子,但口气不同自然引导效果也不同.
记得之前看到一文讲到儿子画画的事,第一次接孩子时老师明确说孩子在画画上没有什么天赋,父亲看到儿子的画也是失望透顶,别的孩子的画都有模有样,唯独自己孩子的是一堆颜料乱涂,但一天有一次儿子能讲出自己所画的内容.他们便约定儿子每天晚上给爸爸讲他所画的内容,就这样这样约定持续了一年,孩子的画充满了想象力.
还有个例子是前段时间在英语班上见到的,孩子超级喜欢,爸爸也觉得挺好的,而妈妈是已怀二胎的孕妈,表示自己没有时间接送,第二对孩子已经失去信心,说家里成堆的卡各种游乐场卡,都是办了之后孩子就不怎么愿意去,说孩子没有定性,一直在近似逼问的状态问孩子:“你真的喜欢学英语吗?以后可要每周都来啊!”最后妈妈依然坚持让孩子回家冷静一天在做决定.(五岁的孩子妈妈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结果:一孩子不愿意来说明自己当初让孩子选择是正确的,没有花冤枉钱;二让孩子像立军令状一样表示要学,如果学不好,或没有坚持自己都有说“教育”他的理由)
且不说最后结果如何,但从这件事上,孩子无定性实属正常,更多在于家长的判断和合适的引导.或许经济允许下便可以给孩子在小时候就有试错机会,长大时才会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
如果高中毕业时能够有一些老师或开明家长能指导孩子大学一些学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以后是什么方向,也不会有很多人在选了自己的专业后上了一年两年才发现自己不喜欢不适应,再继续痛苦两年,毕业后放弃开始寻找别的路子,也有人坚持自己不喜欢的领域.我们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去尝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