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海 阳 春 面
上海特色的面条有很多很多种,然而能够打开自己尘封记忆的,寻找自己昔日岁月的,来叙述老上海的往事,老上海的情事,不是那垂涎欲滴的山珍海味,也不是那朝思暮想的生猛海鲜,而是一碗上不了台面的普通的阳春面。因为是这一碗面,它最能撩起上海人的怀旧情怀,也最能代表上海弄堂的草根特质。
所谓的上海阳春面,也称是“清汤光面”,是老上海风味特色的一种小吃。就像是大饼,油条,豆浆,粢饭四大金刚那样,与上海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上海的生煎馒头,葱油饼等那样,都是能定格在上海人的心中的。
我以为,上海的阳春面不是一碗简简单单的面,而是里面蕴含着的一种不离不弃,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的中庸之道的一种上海人的滋味。阳春面讲究的是汤料,它是用猪大骨熬制出来的高汤,加上用猪油熬制出来的葱油,再配上青青白白的小葱撒在面上,一大碗排列整齐,葱翠养眼,香溢四处的面,一瞬间就端到了你的桌上。有人说,阳春面里什么都没有?就是光光的几根面条,几粒翠白的葱花而已。但是我想说,阳春面里有的是汤的精华,汤的清高,它透入出的是一份清香的精明,一份醇鲜的务实,它又透入出的是一份矜持的怀旧,一份自赏的孤芳和一种回家踏实的感觉。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一方美食,造就了一方人。都说上海人精明,但上海人又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就像是犹太人和吉普赛人一样,在西方世界里是那么的令人瞩目。上海人无论是走到哪里,都会被人一眼认出,也许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小资味的情调,也许他们有一种小弄堂的逼仄。这种情调,这种逼仄,是洗也洗不掉的,是改也改不了的,因为是这种基因已经深深地植入到每一个上海人的身体里。精明源自于商业传统的熏陶,也源自于文化心理的素质。
传统的中国人轻利重义,讲究的是豪爽大方,但经商做生意则讲究的是精明细算,斤斤计较,是商业经济使得上海人在传统的大部分地区的中国人中显得独树一帜,鹤立鸡群。应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的观念,商品的意识会进一步深入人心,只不过是上海人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而已。记得有一位作家在他的《城市季风》一本书中写到;上海人的精明是精致,精炼,灵活和聪明,以一种不直接侵犯他人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利益目的。余秋雨先生也在他的《上海人》一本书中写到;上海人的精明细致,是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是对急速变化的周围现实而造就成的一种本领。精明不是一种价值,而是一种生存的素质,精明不是一种矫情,而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作为一个上海人,也潜移默化的,或是根深蒂固的,不免也沾染上了一些海纳百川的,开明睿智的,大气谦各的,小心谨慎的上海人的勤奋和务实的精神。而不像是一位作家所描写的那样;上海人如女人一般,是不安的,浮躁的,交错的,臭美的。时而高高在上,时而又低三下四,时而张开臂膀,时而又拒人千里,时而是华美光鲜,魅惑娇嫩,让人垂涎欲滴,时而又是诸事难以示人,自私圆滑,让人云里雾里。就是这么一个美人,让你爱恨交加,欲爱不能,欲恨不甘。当然了,这位作家的描述我是不敢苟同的,也是敬而远之的。就像是一碗上海的阳春面,它的精华不在面里,而是在它的汤里一样。
如今上海人吃阳春面,大多都要配些浇头,这些浇头花样百出,百花齐放。从低档的咸菜肉丝,素鸡鸡蛋,四季烤麸等,到中档的大排,熏鱼,闷蹄等,再到高档的现炒鳝丝,腰花,蟹黄等。就是这么一碗简单而又复杂面,让人会吃得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也让人会吃得齿颊留香,流连忘返。
早年的上海,每到夏天,天渐渐地黑了,街头拐角会出现许多的大排档。旺旺的炉火,食物的飘香,在夏日的夜市中,显得格外的亲切,也显得十分的实惠。来几瓶啤酒,炒一盘螺丝,加一份盐水毛豆,再炒一碗炒面,是上海人或是外地人的标配。看着人来人往的热闹,他们(她)边吃边喝,来消磨夏日的暑气和填饱自己的肚子,是一幅幅多美的夏日消遣图和人们无限向往的日子呵。上海的炒面,一定是用很粗的面来炒,否则就没有了硬硬的口感了。炒面沿袭了上海本帮的特色,油大酱浓,配着肉丝菠菜,或是鸡毛菜,绿豆芽,口味粗犷奔放,是上海小吃中首选的面食之一。可惜,这些情景在上海再也看不到了,就像是上海的阳春面,都要加上浇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