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绊——感恩日记2019.5.22

每日一读|刘江滨:不要把别人的泪当盐

    近日读《毛姆传》,才知道这位以《月亮与六便士》名世的英国大作家是口吃患者。他从小父母双亡,寄居在叔叔家。可能是压抑和紧张所致,他患了口吃症,这让他在周围人里很是显眼,经常遭到其他孩子的嘲笑。他变得更加敏感、害羞、愤怒和恐惧,生活在无尽的痛苦和耻辱中。有一次,他和叔叔到伦敦,叔叔有事滞留,让他自己返回。他去火车站排队买票,终于轮到他时,他却结结巴巴,怎么也说不出要去的地方,后边的人等得不耐烦了,两个男人一把推开他,说:“我们不可能等你一个晚上!”毛姆只好重新排队。他永远记着这耻辱的一刻,所有的人都盯着他看。

我由此想起小时候的事。我们村有一个男孩就是口吃患者,说话结巴,我们称之“紧语子”。他几岁的时候,母亲由于难产死了,家里穷,父亲没有再娶,日子过得恓惶。他穿得破破烂烂,又结巴,也就不再上学,天天下地放羊。我们都瞧不起他,见了他,就学他结巴着说话,他气得涨红了脸,越发结巴,惹得我们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几十年后想起这事,跨越时空,那嘲笑毛姆的孩子中不是也有我吗?

西哲叔本华说:“每个人的内心都确实有着某种野蛮的兽性——有机会它就张牙舞爪、肆意咆哮,就会伤害他人。”我们对此可能浑然不觉。小时候的恶作剧,似乎印证了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那时或许是无意的伤害,而受过教育的成年人,虽然在生理有缺陷或残疾者面前没有表现出野蛮的“兽性”,但是,同情和怜悯就不是另一种伤害吗?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可能存在于潜意识中,把别人的泪水当成盐,让自己庸常的日子有了滋味。

大名鼎鼎的毛姆早已不需要人们同情,而是被人仰望。我那老家的小伙伴,老之将至,口吃依旧,生活早就大有起色,也不需要我的同情,而我却心怀歉意。苍天造人,生而平等,缺陷或残疾,有的人在生理上,有的人可能在心里。

  @@@@@@++++++++

    感恩小满过后新的一天,工作生活无比充盈。中午基本从没有睡着过,只是闭目养神而已。今天竟然睡了一个好午觉,下午状态好极了,晚上也要早睡,养足精神保健康。

    感恩一天中走过的单位,见过的人,听到的话,思考的问题。想起面试中的一道题:让人感觉到疲惫的不是长途跋涉的旅途艰辛,而往往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细节,才决定事情的成败。在现实生活中,将你击垮的有时候并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一些非常琐碎的小事。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面临巨大的灾难时,人会因恐惧、紧张本能地产生抗争的力量。

  然而,当困扰你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你可能就会束手无策,因为他们是生活的细枝末节,与生活比起来很小,很微不足道,几乎微小到不是对手的程度。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无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正像那蝙蝠能把强大的生命置于死地。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阶段性的整理下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倒出那些“鞋里”的“沙子”,使自己的心灵健康稳步成长。带着心理问题成长的代价真的很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1874年1月25日,在英国驻法国大使馆二楼的一间产房里,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到了这个...
    森林沐雨阅读 32,935评论 16 38
  • 真是悲哀,我堂堂的王者级杀手竟然沦落到追杀一个女子的份上。而且好像要失败了…… 有些东西永远都是对...
    秋风亦冷401阅读 1,716评论 0 0
  • 听朋友推荐看的《匆匆那年》。喜欢那样别致的心疼,看完合书后,还在回味,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心窸窸窣窣的声音。 也曾方茴...
    双丝芊芊节阅读 2,900评论 1 1
  • 情歌总是伤感的不是吗? 你悄悄的来到了这个世界,慢慢的融入这个世界,然后你用你的精神,你的力量去可以感染...
    豫彧昱阅读 4,086评论 0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