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上了大学的自己过得很颓废,最近这阵子一直在找一些对学习、人生有帮助的书,所以读了斯科特杨的《如何高效学习》,读完之后想谈谈这本书,谈谈我的想法。在我看来,这本书对于大学的我们成为全A生虽然不能起到宣传的神奇作用,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帮助的,尤其是对于我们在特定教育背景下的人。
先谈谈作者其人,斯科特杨,就是我们口中的学霸神人,通过运用整体性学习的方法可以说是达到了学生的巅峰水平,对他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他用12个月的时间自学完成了M.I.T.的33门计算机课程,节省了150万的大学学费。向最优秀的人学习他的专长肯定是错不了的,下面就来谈谈这本书,加粗部分是作者观点,其余则是个人看法。下图是本书第一页。
这本书的目录自我感觉有些凌乱,尤其是前面作者序,译者序,作者导读,译者导读等等,为了理清脉络,我自己制作了思维导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就是本书四个部分的导引。
本书一直围绕着整体性学习的方法进行讲解,但毕竟国家不同,教育环境不同,里面介绍的各种技巧对于我们的帮助是不同的,所以我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讲讲我自认为对我有帮助的点。
1.先说说什么是整体性学习,它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让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关联。整体性学习为我们解决的是两个问题:提供一个如何学得更好的模型以及提供一系列学习技术。为了方便理解,我把它的六个阶段,也就是本书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做成了思维导图。
图标还是很清晰的,而且里面的名词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就不在一一谈了。这种学习方法主要基于三种主要观点,下面是我提炼出的主要信息:一,结构,即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知识。二,模型,即简化的结构。三,高速公路,即之间的相互联系。简单来说,整体性学习就是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
2.主要提一下过程中的获取阶段,作者提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是后续过程中无法弥补的一个过程,所以特别强调了信息获取的重要性。各种信息的获取技巧我会在后文提到。信息结构分类如下图所示。
大多数学科都是上述各种信息的组合,不过是比例不同。
3.融会贯通大家都理解是什么意思,然而具体的科学做法可能并不清楚。本书第二部分就是手把手的教你学会、练习、熟练这些整体性学习技巧了。下图是技术一览,因为有些大家在日常学习中是已经熟练掌握的了,所以只说说在我看来,能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技巧。
1)积极阅读法:这是我最近一直应用的方法,自我感觉效果不错。所谓积极阅读就是自己对于阅读的书,学习材料等等进行知识整合。想想文中观点是否与自己的吻合,想想自己应用何种办法记住它,又该如何将它拓展应用。我最近坚持每一本书都进行积极阅读,成效还是不错的,再也不会看一遍就忘,而且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虽然文笔欠佳,但看着还是很有成就感。
2)笔记流:这其实跟广受学霸推崇的思维导图很相似,但笔记流可能发挥空间更大。文中作者对于初学者的建议是,尝试课上传统线性笔记,课下笔记流法结合的笔记法。这是我很喜欢的方法,整理笔记流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主观上挖掘自己学习记忆的过程,会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加速消化与将来板块与板块间的整合。
3)内在化:这是作者自创的一个词。我们总是被建议将知识与图片相结合,而斯科特杨则把这个方法拓展成为知识与图像、声音、触觉、情感相结合以达到记忆的目的。因为,每个人擅长的感觉不同,最有效的方法也不一致。流程:明确概念,建立图像,动态化图像,加入其他感官,重复。
4)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这个是目前我最喜欢的技巧。曾经写过一篇《用亲身经历带你轻松过四级》的文章,里面就提到了我制定了专门的四级复习计划,其实就是将CET4作为一个项目,再融入其他小技巧进行系统性的考试准备。
4.第三部分提到了如何成为高效率学生,思维导图见下图。
1)线性工作表改为循环式:即设置休息时间,例如每周休息一天,给自己好好的放个假,这样能更好地跳动全身细胞运转。这个方法我也已经运用到了我的生活中,每周六就是我的固定休息日,这一天我会拒绝任何跟学习有关的事务,出去逛逛,吃吃喝喝,拼命刷剧,用最惬意的方式度过一天。
2)批处理:作者提到一个类型的事要一起集中处理。这大概就是我最抵触的技巧了,我喜欢把一个任务分部分完成,因为这样不会让我脑力枯竭。写文章我也不排斥这种做法,的确,进入前一次的写作状态很难,但是当你“二刷”“三刷”的时候,你可能会有更好更新的点子。
3)周|日目标系统:笼统来说,就是制定适合自己的日程表。这个有关于日程安排,最近我在尝试一种全新的时间管理模式,目前进展不错,我以后会专门另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我这个重度拖延症患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4)一句话日记:用几句话总结自己的一天,不仅能留作记忆,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还能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5.斯科特杨还提到了三个良好习惯,总的来说已经体现在前文了,所以就不加啰嗦了。
这本书介绍的方法很多很多,但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够依据个人因素再加以改进,那就更能帮助我们跟随斯科特杨的脚步努力成为全A生啦。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目标更不是终极目标,对于自身发展有利才是关键。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