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水壶位于金川镇东,约10公里处。吊水壶瀑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是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点之一,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2013年7月16日,县里组退干部去金川龙湾旅游。参加20余人,最大年龄78岁,最小61岁。人人头戴小红帽,身穿红衬衫,个个精神矍铄步履轻盈。我和老伴也参加了这次旅游。6点40分从朝阳镇乘坐旅游客车,大家一路欢歌笑语,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一个多小时就来到金川大龙湾。游览了龙湾湖之后,我们又特意去游览省内外闻名的吊水壶瀑布。
进了景区大门眼前便是一条用木板、元木或石条铺成的蜿蜒崎岖的栈道宛如一条蠕动的青蛇爬向山间。我们沿着这条小路缓缓地向山里走去,近百人的旅游队伍,撒在这条栈道上,足有半里多路长,站在高处眺望,就好像盛开在山沟里的朵朵红花,又像当年长征路上的队伍在行进。有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还边走边吹口琴、笛子,好不悠闲自在。
弯弯曲曲的栈道,时而上山,时而落谷,时而登上台阶,时而又过小桥,绕着山间小河隐而复见,断而再连。路上各式各样油漆栏杆的小木桥,弯腰驼背的石拱桥、木拱桥,铁锁链吊起的木板桥,元木连起的木头桥…….,大大小小就有十四座。栈道一会儿在河这边,一会儿又移到那边,好像夹在两山之间的一条长廊。去过九寨沟的人都说,走在这条栈道上,看到这些小桥,仿佛又回到了九寨沟。路旁一些异形怪状的古树,有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在路中拦你停留。还有许多粗大的椴树、杨树、桦树,笔直参天的水曲柳和一些其貌不扬的杂树,蓊蓊郁郁,树叶遮住了烈日,把焦热和暑气挡在外面,使人走在路上觉得特别凉爽舒服。
路旁的草丛中,开着形色各异的野花,红的、黄的、粉的、白的、紫的……,争奇斗艳,各放异彩。一只小松鼠窜到树尖上伸头探脑,窜来窜去,也来看热闹,可没等人走到跟前,它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我们向前走着,走着,忽然耳边只听前方传来“哗哗”的响声,越往前走,响声越大,犹如一阵大风吹过树林,又像大海咆哮澎湃轰轰作响。再往前走,下了一个陡坡,向左转了个弯,“看见了!看见了!”有人惊奇的喊着。“这就是吊水壶瀑布”导游员告诉我们。吊水壶瀑布真美啊!
我们站在瀑布前,抬头仰望,只见瀑布从两山之间的石壁上直往下倾泻,水面有三丈来宽,离地不高。远远望去,宛如一面水晶帘子,挂在山川,又像一条小河垂挂在陡山的石壁上。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在山下的岩石上,溅起三尺多高的水花,那晶莹多芒的水花,犹如细雨溅到人的脸上,凉嗖嗖的好舒服啊!许多人都情不自禁的吟出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吊水壶瀑布虽然没有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但那壮丽的景色也够令人陶醉的啦。
在瀑布右侧附近,半山腰的石壁上,一股泉水从脸盆大的石孔中喷涌而出,如同吊起的大水壶,从山上往下浇。我猜想,吊水壶瀑布这个美名,可能就从这得来的吧?人们挤在瀑布前,赞不绝口,“这个景可真美啊!”有的惦着脚尖伸长脖子在张望,有的拿着相机或手机在留影,还有几个顽皮的孩子在瀑布下泼水嬉戏。我和老伴也求照相师为我俩在瀑布前留了影。
吊水壶和瀑布泻下的两股水,汇集成一条蜿蜒如带的无名小河,河水在起伏不平的山石河床上,发出琴声般叮叮咚咚的响声,仿佛在弹唱着欢畅的乐曲流向远方。河水是那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沙石和树影映在水面上,就连树杈间的鸟巢都可以看清楚;水是那么绿,绿得像染料倒进了河中。
离开了吊水湖瀑布,沿着小河继续往前走,又过了几座小桥,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走在前边的人停了下来,忽儿拥到河边。有的在说,有的在笑,还有的在喊:“快来看啊!……”当时不知怎的,到了跟前一看,原来他们是在观赏鱼呢,只见河中一群群白鱼在河底柔绿的水草中摇头摆尾,游来游去,好像听到喊声,纷纷从四面奔来。后来我才发现,是因为游人给它们好吃的,当游人把面包渣投入水中时,鱼儿汇拢在一起抢着吃,鱼儿抢食吃的时候煞是好看,多像盛开在河中一朵朵大白菊花啊!鱼散了花没了,鱼来了花开了。
我们玩了一上午,玩得很开心,谁也不觉得累,这些像孩子般天真的老年人,虽然已年过花甲,可一路上谁也没用人搀扶,没有掉队的。如果你从他们下半部看,他们那轻松的脚步,你简直就不相信,这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行进。有人问,你们这么大年龄,又走了这么远的路,怎么不累呢?这些老人很逗趣也很自信的说:“这都是吃了保健品一品天丹的结果啊!”
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景区,来到出口,沿路到处可见流连忘返的游人,无不称绝吊水湖瀑布的美景奇观。
啊!难怪来这里旅游观光的人,川流不息,络绎不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