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表面的话,朱墨的经历恰似我们所谓的开了挂的人生,跨专业考研依旧顺遂,还没毕业就签约了华谊兄弟公司,25岁成为华谊的宣传总监,30岁出国留学,31岁成为工夫影业合伙人。和朱墨相比,我们的生活寡淡到不值一提,好像一眼就能望见30年后的模样。
然而看完了朱墨新书《疯狂又脆弱 坚定又柔软》里的亲身经历,羡慕、嫉妒之情不知在何时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赞叹与佩服。朱墨是一个对自己狠得下心的人。跨专业考研,难度成倍增长,朱墨每天6点半起床,学习到夜间三点半,这样的日子朱墨坚持了很久。光鲜成绩的背后是洒满汗水的付出,但朱墨却自言这一切并不是痛苦的忍受。她说,我是享受考研生活的,这些付出和奋斗都带给朱墨充实与富足感,正是这种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的精神帮助朱墨战胜了众多困难,而朱墨也朝着她理想中的人生迈下了坚实的一步。
朱墨的经历充分的证明了奋斗与努力的可贵,不过朱墨并没有对此大书特书,把本书写成一本励志的传奇。朱墨笔锋一转,将目光投向了她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们。身处华谊兄弟,朱墨的同事是王中磊、陈国富这种响当当的大人物,工作中接触到的也不乏邓超、张涵予、王宝强这样的大明星。也因此,朱墨的作品集《疯狂又脆弱 坚定又柔软》在激励感动之外,又给了我额外的惊喜。
共事多年,便好似是一个战壕里战斗过的兄弟,朱墨与王中磊、王中军等人不似下属,到更像家人朋友。作为家人,朱墨更熟悉他们的故事,因为那些曾经的风波与辉煌,朱墨都曾共同经历。抛却局外人的理中客,朱墨用家人的立场讲述了她所经历的一切。
王中军依旧冷面,但在朱墨的讲述里,严肃的背后同样有着可爱的一面。王中军说话直截了当,接受采访时也是知无不言,为此在王中军接收采访的时候,须有专人提醒,否则商业机密就会被泄露的一干二净。
冯小刚则褪去了新闻报道里的暴躁、耍大牌等等标签,在朱墨的心里,他就是一个像老炮里六爷那样的骑士。对待工作冯小刚异常认真,也因此一旦拍摄或后期剪辑达不到要求,冯小刚就会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但冯小刚的这些行为都是对事不对人,或者说越是底层的执行者,冯小刚越是亲切,越是领导老板,冯小刚反而更加严苛。朱墨刚刚工作还是个彻头彻尾的新人的时候,在工作中受了欺负,而冯小刚和朱墨的第一次对话就是为朱墨抱不平。随着朱墨的职位一步一步高升,冯小刚的对她的态度反而日渐严厉,因为想要做出好电影,必须要有那种较劲较真的精神,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冯导演也就越苛刻。
除此之外,在《疯狂又脆弱 坚定又柔软》里还记录了朱墨为成龙大哥写自传的故事,陈富国离开华谊兄弟事件的记录与感慨,朱墨眼中华谊旗下的明星百态等等内容,不管是明星大腕,抑或是朱墨自身,在他们的身上都有一股子拼劲。这种拼劲支撑着他们,让他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不后悔不后退。他们的心里也都怀揣着梦想,因为梦想才能去做,也才愿去做那些被别人视为愚蠢的事情。
这种“愚蠢”是华谊兄弟抱着赔本的觉悟去拍摄电影集结号,是朱墨在事业上升期选择辞职出国留学,是张涵予高烧40度坚持拍完了最后一场戏。就像冯小刚导演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颁奖礼上所说的,
“这二十年,每个中国导演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折磨,这个折磨就是审查。一个导演写一个剧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去想一句有意思的台词,再把故事放在一个和我们的命运相关的大背景里。审查说,这个词儿你得改,这个背景你不能提.…..当你为了通过审查要把片子改得不好的时候,那种折磨……但是,这二十年,大家怎么就坚持下来了呢?我觉得只有一个理由,就是这帮傻子太爱电影了!”
故事远比生活来得有趣,因为隔着书页的墨字,那种辛苦攀爬的苦已经被消散了许多,我们无法真正理解那种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辛勤的成果被人痛骂的晦涩情绪,反而会对整日里跟着各界大佬们嬉笑怒骂的轻松惬意觉得羡慕。所以这才是为什么书上总说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与人言者不过二三,但回头再想想,总算是熬到了与人言二三的份了不是吗?比起曾经恐惧的,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浅水里伏着,如今见过大江大河,见过海上生明月,见过月涌大江流,难得幸运,难得自在。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疯狂又脆弱,坚定又柔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