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说,“对于丑人来说,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
今天单位开会,负责的人要求带记录本上去。每个人都按时的照做了。后来在开会的五分钟以内,我们才得知这个本子的作用,是为了记录外出学习的过程和感受,同时包含今天/以后的校内培训,要另外使用新本。好了,接下来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的记录,在场的没有一个写的。
定义这位负责的是丑人之前,他原本是个十足的小人。但今天开始,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他只能被细看,而且是长时间、不间断的看,才过瘾。因为从他的身上,你可以见到上一任领导的“政绩”。它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体现自己的无能,更能说明当下的社会,确实是由一个个草台班子组成的事实。
今天的丑在哪儿?
会中先是开始念手里的文件,从头至尾,不时还要加上自己的一点见解。即使次次驴唇不对马嘴,但仍然在坚持自己的输出。目的也很简单——我没有念稿子,我是看了的,我是记了的,我是做过笔记的,我也是脑子不好、背完就忘了的,别怪我。
紧接着就开始上大难度,说什么“快乐教育”“快乐课堂”之类毫无内涵的东西,说的口水乱发,坐着的我们这些围观群众除了看他出丑,一点反映也没有,甚至有几个连眼皮都懒得抬,光听就会不时发出“鄙视的浅笑”。直到说出那句“优秀教师的落选原因”,我们才好奇的开始抬了一点头。本来想听听评选的标准,谁想连失败原因都没听到,就直接跳到了“如何让学生对自己学科课感兴趣”的话题上。
他给出了一些自我感觉“深刻”的建议,从一节节体育课上借鉴出的经验。比如,体育课课前有练习的时间,大概10-15分钟。不做什么新课讲授,就让学生活动,从活动中发现问题,开启课堂。让学生们先去发现、再去分析、最后开始创造。这样的课才会是符合当下教育背景的好课。
我们在听到这样带有虚伪的表演性质的话之前,是根本没有想到有“活人”会认同的。但是今天,我们看见了。这个活人就在对面坐着、讲着而且洋洋自得的看着我们。我们他妈害怕极了。而当他说出,“音乐课可以抽出课前10分钟,让学生赏析古典音乐;道法课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探讨社会热点、国际形势;美术课一边放着动画片一边探究形象画法和布局时”,我瞬间明白了自己学科的准备——让学生来一把15分钟的王者,正好可以上颗星!
实话实说,我真不知道这种傻逼是怎么他妈还活着的。
但话说回来,他的作为也一定是对自己反噬。原因简单不过,第一:没人会看不出别人对自己表现的尴尬和鄙视,无论别人怎么掩饰,也无论自己多么假装。第二:自己的能力有目共睹,这种人只会在休息的时候,更加后悔、更加仔细的练习。但实际上无功而返,倒不如半途而废。第三:这种人待不长,毕竟自己这个样子,家里更是一团糟。对于他们来说,一句话就可以击倒、致命。
所以,我们只能温柔的看着他、欣赏他,以安慰他别这么难受,生活还是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