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锚效应是指人们在对未知的人和事物做出判断时,极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它们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我们的人生是漫长的,但请记住,别人评估你的时间最多只有30秒。
经营自己“人设”的第一步就是尝试去为自己争取正面的标签。争取好标签要趁早。好印象=好的第一印象+持续增加曝光。好的标签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帮你稳定地争取到这个领域内相应的机会,并最大限度保证人们对你工作成果的认可。
如果我们真的是金子,就应该主动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赢得大家的认可,自己发光发热,而不是一边大喊“怀才不遇”,一边只是坐等机会自己来敲门。
别人对你的评价=事实-人们对你的期望。即“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所谓高调做事,其实就是集中全部优势资源,最大限度确保事情的结果最优化,即把事情推进到一个最好的结果。低调做人,不是让你保持沉默做个“职场隐形人”,而是学会在事情最终尘埃落定之前,谨慎控制和管理人们对这个事件结果的预期水平,尤其是利益相关群体的预期。
控制预期的两个诀窍:1、在项目和工作开展之前我们自己先不要对最终结果做过于乐观的判断。2、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应及时根据现有情况进行“预期修正”即经常、及时与相关人和部门沟通,做好应急准备,采取补救措施。而不是任其发展,最后覆水难收。
职场初印象即全部。学会承认别人的人设和价值。让别人喜欢你、愿意配合你的诀窍就是善于夸奖和承认别人的价值。
造成我们和优秀人士之间的“职场能力”巨大鸿沟的决定性因素其实是“知识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带来的自身增值速度。
你的工作能力将直接决定你的职场价值。以“结果导向”思维倒推问题解决路径。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知道”和抱怨。真正的谈判高手都懂得让对方“赢”的道理。
学历和工作经验是你价值的基本面。越被委以重任就越有经验,越有经验就越会被重用,没人会再给你额外的机会,这就是企业人才任用的“路径依赖”。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有什么,才能分析出自己在职场的能力建设究竟应该如何开展,自我管理也才“有从谈起”。扬长,补致命的缺点,避免不重要的缺点。
“学会聆听”是完美沟通的开始。善于沟通的人往往都极具有效信息收集的意识,收集信息不仅是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细枝末节的变化,它的作用更在于能让我们透过纷乱的表象看透问题背后的本质。
要学会将你的愿景描绘成一幅生动的画。具有说服力的人往往是能够用故事让大家看到曾经看不到的价值。要讲的故事一定要与我们的沟通对象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有较强的关联度,只有这样的故事才能激活共情心理效应。讲故事的最高境界,是重塑听众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它是什么不重要,人们认为它是什么才重要。例如寿司和包子有什么本质区别?不就是一个馅料在外面而另一个在里面,为何寿司就可以卖那么贵?想想这句对寿司的调侃也不无道理,但日本人用“学厨十年才只能淘米”的故事告诉我们:小小的寿司当中凝聚了厚重的工匠精神,令所有听众肃然起敬,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容忍自己和项目或团队“失联”。追随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三十年的江口克彦说过:“对于上司来说,最让人心焦的就是无法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度。如果没有得到反馈,以后就不会把重要的工作再交给这样的下属了。”人类对未知有着极其强烈的恐惧。一个简单的汇报,却能让你得到上司的肯定,《哈佛学不到的管理策略》的作者马克·麦考梅克曾说:“谁经常向我汇报工作,谁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谁不经常汇报工作,谁就没努力工作!”永远不要想着回避沟通,因为你的沉默,在他人看来会具有太多的可能性。一切回避沟通的行为,都只不过是把无穷无尽地进行负面解读的机会留给了别人。我们总是太低估他人对“未知情况”产生的焦虑感,而这些焦虑常常会反噬我们自己。如果你问我有什么诀窍可以在职场快速增加身边人对你的评价?多和你的同事、上司沟通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做决定、开展工作之前不妨和相关人士进行一下沟通,一是你不会错过一些极具建设性的奇思妙想,二是你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尊重。决定的主导权在你手里,你可以选择不采纳他们的建议或者采纳部分建议,其实你并没有损失任何东西,但是给他们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沟通的最大价值所在。
具备卓越沟通能力的人从来都是富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者,沟通时应该始终考虑如何创造价值。尤其重要的是,你将如何为对方创造价值。厘清对方的真正的底层需求,最后用自己开放性的思维提出共赢的解决方案并与对方达成共识。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目标的管理,如果我们想更好地利用时间,最先要做的是找到最值得我们花费时间的事情。聚焦目标。因为成功,所以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