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本来都安排的出行计划全部作废,只能宅在家里。这段日子应该是自己人生旅途中最为刻骨铭心的时期,希望以后不要再有。
每天早起喂猫,接着就是看每天的疫情,看到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数目攀升,总感觉不是滋味。看看微信群,除了最近学校工作布置外,在同学、朋友群里讨论最多的也是疫情。谈论着今日去哪里买菜比较安全,哪里又有疑似,哪里又有确认,感觉这疫情离开自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哪里还有安全之地?
同学有准备囤积蔬菜的;也有准备把家里的花花草草拔了,种植蔬菜的;也有准备去把钓来的鱼养在鱼缸里备用的。这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不出门,不为医护人员增加负担。但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一般公司职员们周一就开始上班了。
平日里如同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车厢,如今都是空荡荡的,满是戴口罩的人。那座位上呢?往日挤作一堆的座位如今稀稀落落,一个座位就一个人!这在往常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地铁不敢坐,公交车也少人问津。于是,为了上班,自己开车的有之,租车开的有之,也有骑共享单车,也有徒步上班。总之一句话,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虽然都已经戴了口罩、手套,甚至防护眼镜,还有穿一次性雨衣的,但心里总是担心,希望这不详的阴云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学校也不知何时开学,中小学老师也纷纷开始直播。各种直播平台,如钉钉,腾讯,微信,ZOOM,QQ,风生水起。可难为老师们了,年轻人还好,对于新事物(或许平日里自己就在用)学起来没啥难度,但对于上了年纪的老教师,看到电脑总是会有点犯怵。不知道鼠标该点哪里,话筒没开就巴拉巴拉讲一节课的有之,视频角度冲着自己鼻孔也有,直播时家里人打岔,呼来喝去有之。先不说这直播的教学效果如何,但给这特殊时期单调的生活平添了一份新奇。
线上教学,往日就在推广。各类仿真,各种MOOC,但学生学的如何?缺少了家长,老师的监管,教学质量如何?不得而知。反正没有一所大学为只学了网上课程就给颁发毕业证书的。其实这种线上教学的鼻祖应该是“函授”大学吧。函授就是发资料学习,老师发学习资料,学生学习后完成作业,然后把作业寄回老师,老师批改后在寄给学生。就这样往复几十次,上百次,几门课学完。这样就可以颁给你一个资格证书。后来有改良版的,那就是上海电视大学。跟着电视课程学,烹饪,计算机,语言类都有。如今的直播课也就是这些课程的改进版吧。
在如今这个阶段,采用直播也是实属无奈。希望孩子们能自律一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一段时间下来,眼镜看坏了,养成了坏习惯,那真的是得不偿失。毕竟还是要回归课堂,聆听老师面对面的教学。大家且听且珍惜。
2020.2.11晨起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