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翻阅的书。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课程标准已经制定,教材体系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感觉到,最紧迫、最需要的当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
此书的推出,可以说是正当其时,希望此书能够帮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突破“理念向行动”转化的关键环节!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相庆推荐语
感触一:一个故事,三大教学类型
一个男孩说自己教了小狗说话,当他的朋友要求小狗表演时,这条狗除了叫什么也不会。于是他的朋友说:“我印象中你说过教过它说话。”“是的我教它了。”自称教练的男孩答到“我教了,但我没说过它学会了。”
看到这个笑话我会心一下,在教学评估后的一些时刻,我也会说:“这道题上课的时候教过他们啊,怎么测试的时候就不会了?”这真的不怪我们的孩子,像书中所说仅仅通过简单的耳濡目染,我们的领悟不可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每个教师必须学会揭示,避免灌输。成功的教学不是使用一大推技术,也不是给学习者反馈许多词汇,而是通过词汇、活动、工具、引导性反思、学习者的努力和反馈来促进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怎样“揭示”内容以帮助学生获得理解?这里我觉得提到的三大教学类型和三个教师扮演的角色对我很有帮助。三大教学类型是:讲授教学法、建构助学法和个别指导法。三个教师扮演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
讲授教学指得是教师直接讲授,课文中的有些内容能够通过明确的教学和学生阅读,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获得,然后就是检查学生对他们的理解。(我认为讲了之后,再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这点很重要)
建构助学法,这个教学方法就比较复杂了,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质疑、研究、总结、教师的诱导和支持。我认为这个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的一个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我在课堂经常会用,但是学生间互相合作学习这一块并不能真正起到学习的作用,这里还需要再学习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
个别指导法。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个别化的辅导。
三种方法的应用取决于课程重点、学生需求、可用时间和其他因素。书中给到几个建议特别好。如果单元的目标是发展主要技能,那么个别化辅导是关键。比如一年级刚开始学习写字,握笔姿势,写第一个打头字都是需要一个一个小朋友辅导的。如果学习目标是理解一个违反直觉的观点,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精心设计和促进探究的体验。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学难点。而面向学习体验之后的巩固学习,讲授的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感触二:两种教学思想:灌输与揭示
要让教学富有成效,教师必须围绕一系列明确的学习体验来设计,尽量避免知识的灌输。教师要明白,当我们“灌输”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同一水平上对待所有的知识,即知识是用来回忆的或口头传授的材料。相反,提供可以说明问题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弄清体验意义的概念框架,学习者会感觉到理解起来更容易。比如说,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地球是圆的”这一概念和事实时,对学生来说地球是圆的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尽管你可以给他下定义,可以拿出地球仪让他观察,但他日常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圆”的存在。要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灌输就没有什么价值。你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海上远去的船只船体消失的时候还可以观察到桅杆、在月食的时候看到地球的阴影形状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建构对“地球是圆的”认识。
教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教材所呈现给师生的学习内容,其背后有许多“弦外之音”,需要师生借助综合性的思考来加以理解。教师自己如果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洞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成功,必须始终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理解他们在学生上的纠结与困难。
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必须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接受“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知识不能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它只能通过巧妙设计和有效指导由学习者自我构建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