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中年,许是年纪大了,每一动作,甚至每一刹那都有可能引起思虑,以致悔悟。
24年中秋节早晨,我早起为妻子准备早餐,煮了个鸡蛋汤,父母亦去早市购物。七时许,母亲回来,肩背挎包打算回老家。我让母亲吃些早餐同时表示去做蛋汤母亲吃,母亲说好,又表示客气同时问了两次我妻子去上班了没有。我回答还没,母亲没有表示什么。
愣神间,我并未及时反映过来或许应该做些什么?或许几秒钟后,母亲已经拿着碗站着吃起昨晚剩下的稀饭了。待我缓过劲来,母亲已经放下碗筷表示回老家庙宇参拜大王公祈福。最大起因是我哥前两周车祸致右手臂骨折,而母亲放不下我哥,就从台湾回来了。(事实上,我们沿海地区底层百姓与台湾的民间交流甚为频繁。)
许是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情绪能力有所不足,或者男人的情感本身就很难宣泄出来,这里我用了宣泄一词,并未夸张或者用错。那是因为,我此刻我不知言语,眼里仅有泪花打转,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受充斥大脑。难受,唯有将此情景用文字记录下来,在此刻我亦并不在乎谁人知晓我心!谁人知我文章!
其实我很早就想记录我的母亲,用今天的早餐记录我的母亲,似乎未能尽孝,但却是情感到了。母亲爱子心无尽,从未计较家庭大小得失,比我们兄弟两更像个社会人,甚至在我家乡的话语权比我父亲更大。至今我的母亲依然是家庭的扛柱,无论哪方面。
作为人子,我常低徊,愧疚,没有继承母亲强大的抗压能力,甚为苦痛。见面怜白发,呼母问苦辛,对我来说,这不知是怎样一种情景,似乎,须臾间,我发现我这半生都在悔悟中走过来,并未进步半分,给母亲哪怕些许安慰。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时至今日,不悟难悟,难堪,悔恨,那一碗早餐稀饭甚至于让我面对母亲产生心悸。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我的母亲这哪里是辛勤能道尽的,这是百炼精钢都不足以描述了。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回忆往昔,母亲常常说你们平安就好,她没事,她不重要。有没有事,重不重要,都已经不重要了,敢不敢叹风尘也已经不重要了。母亲依然是往昔的母亲,连早餐都是那么匆忙,我却不敢做往昔的游子,即便有那高飞之日,此生不敢“背母”。
是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我有喜也有惧。喜的是,母亲似乎只有些许小毛病,可以长寿;惧的是,未见几个家庭还在吃那隔夜稀饭,母亲竟自然之,然毕竟年纪大了,难道不会影响寿数吗?孝经说,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我连庶人都不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