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不简单

注:出版社书评换书《世界第一哲学》

这个世界,对哲学感兴趣的人永远比懂的哲学的人多。那么这时候,你自然需要一本哲学相关的书籍,去大致的了解一下它。 但是哲学书在外行人眼里又是出了名的艰涩难懂,一门用表像文字来探究物质本质的学科,单单这噱头便将很多不爱看书或者懒的去学习的人拒之门外了。鉴于以上的原因,《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在日籍作家小川仁志手中诞生。

书籍开先河的使用了课堂的问答形式,在对话中阐述一个个哲学名句和哲学理论,时以穿插简单生动的图片来更好的释义这些内容。当然,开头,我先介绍下这本书设定的三个课堂角色,便于对之后文章的阅读。

纯子:对哲学有兴趣的女高中生(十几岁,女性)

一郎:对人生感悟到苦恼的上班族(三十几岁,男性)

稻夫:刚退休,正准备展开人生第二个阶段(六十几岁,男性)

老师:既“老师”。

那么其实全书的内容,就是用以上四个人的对话来完成的。这样的好处就是,读者也可以身临其境,假象自己正在课堂上和这三个学生一同学习。而且对于三个年龄阶段,职业,人生体悟都不同的“学生”来说,都可以让人找到最接近自己思维方式的“带入人”。当然,不管是小川仁志老师的本意还是哲学家的本意,其实都是为了说明哲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之处,而我们却总在表面去琢磨,忽视了哲学回归本质的意图,从而错失了去理解和学习的机会。

而《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这本书,一开始便把哲学从高大上的纸面上用三个不同人生的学生问答形式来拉到接近生活本质,让读者从翻开书页便产生”原来在生活中便可以学到哲学”这么一个思想,一旦拉近感觉,自然就能让人更加的愿意去学习,愿意去理解,毕竟现代人还是很希望可以通过学习哲学来改变自身现状这么一个生活态度的。那么一堂堂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有用、像自己在学习一样的哲学课程便呈现了所有读者的眼中。

然而,如果你认为真的《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这本书会是很好懂的,或者你看看就能明白,那么先持保守态度。

汉语版的是由郑晓兰老师翻译。其实对于国人来说,因为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很多人其实非常反感课堂形式的存在(至少我是)。虽然它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带动阅读积极性,而且让难点相较而言更加的通俗简单,但是请注意,只是相较而言。哲学毕竟是一名”并不简单“的学科,苦涩难懂加上对某些人来说非常有阴影的课堂,也许就是上完这课忘那课的节奏。当然,对于喜欢课堂,或者深爱课堂的人士来说,不必在乎我这段评价。我只是为那些不爱课堂的人代个言。

而且因为译本的通病,书中有些词句的翻译难免和原文有出入。如果是其他类的书籍当然是无碍的,但是对于这种一个字便相差千里的哲学书来说,如果没有基础的哲学功底,有些文句读起来自然感觉有些异样。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我只是提出本书的一个缺陷之处。

难道学哲学就真的这么难么?我好不容易找到一本内容健全,相对来说比较好学的哲学教材,就真的要这样放弃?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首先要说明的是,本书选取了15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著作,对于整个哲学体系来说,你能看的,能学的,至少这十五位便已经足够,如果要更深入的挑战哲学,不妨购买单行本的原著。 回到上面的问题,我的介意是如果你真有心去学习,不如边学边做笔记,用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去消化一堂课(既一章节),然后继续”上“下一堂课。

学习哲学,真的无关于时间和长短。如果你能理解,也许就一两分钟的事,如果不理解,还请到生活中去找。关于《世界第一号懂的哲学课》这本书,入手后才知: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不要抱着速成的希望去读,也不要抱着读不懂的态度去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个小木偶经历重重诱惑, 变成一个真孩子的故事。 这是一个美好愿望 如何成真的故事。 这是他的故事, 这是你的...
    小种子孙秀秀阅读 4,432评论 0 2
  • 管理者,不要鸡毛蒜皮一把抓,要有个度,当你一直做那些小事时,可能就会忽略重点。所以要抓大的事件。 放小:要学会放权...
    小笨鱼王月阅读 2,241评论 0 0
  • 5月12日,星期五,晴 许悦今天下午放学回家问我妈妈我今天晚上出去玩会吧?明天是礼拜六,我说:行,就是别回家晚了,...
    许悦妈妈阅读 1,534评论 0 2
  • 清晨,太阳还懒洋洋的舍不得起床。我已经被那个精力充沛的弟弟从被窝里挖了出来。准备去上学了。 也不知道我弟那个不早点...
    听过禅鸣阅读 2,3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