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经典即人生》的阅读摘抄,简书写作有偷懒的嫌疑。不过最近读这本书,越读觉得越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手写已经不够及时,搬到我的简书自留地里,随时查看学习。 一问:“素读”经典课程的时间从哪里来?如何有效利用?
【陈琴】通读课的瓶颈是什么?是时间,所有老师都感到难,因为我们有的老师用一个学期教一本教材都教不完。有些老师也推崇通读经典,但是,往往把通读的课业设为课后作业,结果,效果就不尽如人意。我们必须正视当下的教育环境,一是家庭普遍缺乏阅读氛围,我们不可能指望家长督促孩子完成诵读内容;二是背诵教学的式微已经深入人心,除必考的内容外,大多数当代的中国人都不屑于记通训练;再者,缺少激励,学生会缺乏通读的热情,难以持久。因此,诵读的内容必须在学校完成,必须由教师来引导、督促。那么,大家都很奇怪,我的学生是怎么能够大量诵读,背那么多东西?一二年级的时候背通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长诗,全班47个人绝大多数都能背下来。时间从哪里来?笔者实践得出的经验是,只能空见惯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常规的语文课堂上为经典“素读”留足时间
那么这些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第一,我们都知道,母语教学的空间已经相当通仄。就小学语文的教学时数而言,现在,一个学期总共授课时间不到75个小时。那么一学年用来学语文的时间也就6个昼夜而已。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该知道,如果没有课后的补充,任你老师分秒不停地讲或是学生屏息凝神地学足这70多个小时,也不可能提高母语素养。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真实情况是:一个人的母语习得课程基本集中在小学阶段,中学的语文课已经锐减为每周5节了,只在那12册教材里掘井,依纲靠本地“深挖教材,讲透教材”,期望蓄足一个人一生所用的母语能量,怎么可能呢?
第二,我很少给学生考试,学生基本上没有大量的练习题,但是我有方法,每学期都有几张卷子专门用来应考,因为学生要会考试,考试的分数一定不低,不然学生不会考试,家长或者学校都不会认可。我从来没有让我的学生只是读经典、读课外书,然后就不要分数了。我把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教材上,三分之二的时间放在课外阅读上面。学生很轻松地去考试,但是考试成绩往往是名列前茅。考试是不用怕的,因为考来考去基础的东西设有变。
我要重点说一下如何开展晨读,我带领学生提前半小时到校进行晨读,每次读20分钟,每周4天,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去读,一进到教室里就是读书,养成一种习惯、具体来讲就是,8点20分上课,我规定孩子们7点50分到校,大多数孩子都能够做到。晨读我抓得很紧,一个学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我是一定要带着孩子们读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我的学生就可能去读他们喜欢的东四。我的晨读课像常规课一样,严格按计划执行。中低年段,每周语文课有两节课是通读课,高年段是一节课,作业是每晚通读10分钟到20分钟,但是我后来调查过60%的家长说基本上做不到,回家基本上没读过。尽管这样我已经觉得很欣慰了,如果有部分学生还能跟进,每天真能眼进20分钟,一天40分钟的时间是来读书,那么这个孩子肯定是非常优秀的。
二问:为开展素读留出时间,就必须处理好现行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那么教材的有效处理方式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有效帮助孩子化解考试压力?
【陈琴】教材最有效的处理方式就是课前学课前教学要情致化,要有趣。我们对私塾的评判就是老先生一字都不讲,就带着孩子读两进,然后摇头晃脑坐在那里傻呆呆读,现在我们一定要有音乐感,要让孩子有成就感,要想很多办法来维持学生诵读的这种热情。
一学期学习30篇课文,一定要让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不是去做大量的作业,而是让他去把这編文章读得滚瓜烂熟,第二天来到学校之后他就对文章非常熟悉了,老师就没有必要一个字一个字去诠释,巩固一下就很好了。课堂上我基本上没多少指导,除了教学大纲或者教材里面提示很重要的地方,我跟学生们讲一下,剩下的时间全班孩子就自由背书。我的教室里面常常是很乱的,学生们三五成群地拿着书在那里读、在那里背,而我则“无所事事”地站在讲台上。字词关怎么过?每课规定写的字要过关、就在课堂上完成,不用写多,一个字写一次,或者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就行了,一般15分钟就把一篇课文的生字完成,只是低年级练字可能要慢一点,到了三年级以后,写那几个生字很快就完成,根本不需要一个词一个词去抄,学期末的时候或者一个单元结東的时候,老师认为学生掌握不了的,做成一张练习纸在课堂上来练。很少有孩子是抱着一定要把不认识的字写好的心态在写字,大多数孩子都执行老师的作业令,他认为把作业写完就已经完成任务了,这样子是没有效果的。
为了抓学生书写关,字要写得很漂亮,我专门邀请林美娟老师的好朋友、书写专家新书写教材里面的字,每个学期都给我们寄来,作为学生临的字帖,我教到哪一课,我就让学生专门临写这一课的字。因为现在教材里面的生字都是印刷体,孩子要重新置换成手写体,中间有一个断层,因此,好多孩子的字写得像木头棍子搭起来的,就是因为看印刷体看多了。现在读的全是印刷体,硬邦邦的,想要孩子把字写好,必须另花时间,去教他读贴。
孩子考试不过关,原因在哪里?第一是书写不过关。平时不认真写字,所以经常会写错别字,减少错別字的最好的途径是认真书写;第二个就是回答回题的方式不对。他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比如要教会他会答简答题,上课时,如果涉及到某个知识点,一定要给他一个肯定的回答。孩子们对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十几个答案都有可能,如果我们也认可这种发散性思维,用到回答问题时是不对的因为答案只有一个。平常讨论的时候可以尽量发散,但是一涉及到知识点,一定要把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给孩子,要不然他考试的时候,就会乱。
【关于写作】从这些目标来看,写作是最难的,但却不能在中低年级开始做强化训练,必须以阅读积累作基础。所以,我把作文训练放在高年级。中低年级只写日记,学生只要把句子写通顺就可以。到中年级,就鼓励学生“写有文采的句子”,把一件事情写明白,把作文训练押后,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积累不够行文就吃力。古代私塾对作文的起步很讲究,一般在私塾四五年之后才让学生提笔作文,还举行专门的”开笔”仪式。在我的素读教学中,低年段有一个目标,把句子写通顺;中年段把句子写具体,就写一段话,比如这朵花很美,就指导学生写美在哪里,从哪些方面去写它的美。我经常眼年轻老师交流,我说要想把一篇文章写好,就用《心经》里面的六个字: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把五官里的感受写出来。高年段把作文写精彩,一篇文章中出现一两段精彩内容就够了。考试作文的评审,老师很难从头看到尾,一般看一下构段方式清不清晰,书写漂不漂亮,然后就扫里面有没有几个闪光点的字眼。
日记是训练孩子应考的一个好方式,一定要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我发现成才的孩子都会写日记,有杰出贡献的人会写日记。如果你不写日记,你的生活,你的生命就是在浪尖上行走,浪花哗地一冲就过去了,不留任何痕迹。我们之所以能够给这个世界、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一点东西,都是因为有文字。所以要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中午一份报,晚上一段话,帮助孩子养成读报的习惯,关注社会的习惯,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会有话说。这既顺应了“先输入后输出”的语言蒙养规律,也培养了学生作文的严谨态度。
另一方面,对每一册的教材我采用了前学一课中练的方式课前根据老师教给学生的预习导图,从三个层面来熟悉课文:1.写什么一一内容追问;2.怎样写对叙述章法谋篇的揣摩:3.知识点一一对修辞句法及精彩片段的研读。正式上课时,就直接突破重点和难点,避免漫谈无度,主要练习朗读,直至通背整篇课文。每个单元我用一份到两份试卷在课堂上练习,期末我会用字词句及阅读题的试卷练习。期末考试前,我会用六份试卷带着孩子们在课堂上做,最后一份模拟卷给他们考试。带着孩子们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是提醒他们这种题型怎么回答,熟悉题型,第二是减轻老师的负担,不用把试卷带回家去改。现在好多老师怕学生掌握不了,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其实这会造成孩子的挫败感,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而且会慢慢地厌学。我经常讲一个案例,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经不起折腾的,就像煮饭,如果没有熟的时候总是揭开盖子去看,这个饭绝对是夹生饭,而且煮到最后都很难熟,也没有味道;就得让它闷着,一直闷,到最后才揭开盖子看,这个饭绝对是好的。不断检测孩子,容易让孩子心里疲意。我主张一个学期尽量少考试,但是练习要到位。所以,在我的语文课上,教师讲得很少,基本上是学生找自已的读伴读书。语文素养,是读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本教材按三十篇课文计,学生一学期也就做三十次预习作业而已;每篇课文设计一份练习卷,也就三十次练习而已:配每周三篇左右的自由日记,把话写通顺,再加上每个单元做一份综合练习,学期末做两三份复习卷,考试就不成回题了。
如此算来,一本教材实际上是不必教一个学期的,大约两个月就足够了。因此,经典“素读”的课程就有了时间保障。每学期至少有一个多月的正课可以用来开展“素读”课程,加上每天的晨读、午读各20分钟,按每天“素读”一百字的量,按最低的估算,六年都可以熟练地背通十几万字。
一个小学生,如果有十几万的经典文字储存在记忆深处,还担心将来学不好语文吗?而这十几万具有种子能量的文字,谁都可以预见它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