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知乎,ID:亡心言己,文责自负。
搞技术的似乎永远干不过搞行政的,打工人似乎永远只能任由公司搓扁揉圆,成年人的世界里似乎永远利益至上不分对错……现实被泡泡包裹,看不真切,一不小心戳破,满目荒唐。
脚踏实地参与制造的人用后即弃,真正享受未来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善于吹泡泡。《胜券在握》就是在讲一个有关于泡泡的故事,800万期权是公司给白胜吹的泡泡,“超级AI”是白胜给公司吹的泡泡,“AI云服务”是公司给科技市场吹的泡泡。
白胜(邓超饰演),科技公司程序员,一个陪着初创公司干到龙头企业的11号员工,十年来兢兢业业,却因受领导排挤一直没有升职。在他的800万期权即将兑现之际,却收到了公司的裁员通知。
结果他编造了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超级AI”项目,通过一系列操作误导公司领导层相信了项目的存在,不仅没有被开除,还因此受到重用,获得了独立管理团队、独立运作项目的权力,在公司里又开了个公司,就叫“泡泡工厂”。
随着泡泡越吹越大,白胜甚至一跃成为了AI领域的明星人物。当泡泡被戳破时,白胜以为公司领导层会震怒,结果看着上升的股票曲线,他们喜笑颜开,乐于继续维持这个华而不实的泡泡。
原来没有人在乎这个泡泡的真假,也没有人去在乎裁员评价标准是否合理,坐在董事席上的每个人口口声声说着企业,实际只是在筹算着自己的利益……
同样是展现职场,《年会不能停》是一纸调令的阴差阳错,《胜券在握》是一个子虚乌有的项目骗局。如果说《年会不能停》是在荒唐中戳破现实的真相,那《胜券在握》就是现实中发现荒唐、可笑、可悲。
前者是轻快的讽刺调侃,后者更偏向于写实,有些沉闷压抑,些许尴尬的喜剧效果并不能冲淡这一点,剧情反转又缺乏了一些张力,热血沸腾方面明显不如《年会不能停》。
现实丑恶,电影造梦。哪怕再入木三分的电影,最后也逃不过合家欢包饺子的结局,在部分写实之后,想要给予观众的爽感也明显有点不够劲,只能算是个中规中矩的及格线作品。理想主义的收尾虽是浪漫,但其实也像泡泡一样,容易破碎。
电影中的泡泡工厂大概就是一个存在于打工人心目中的幻梦泡泡,在那里家庭和工作可以兼顾,同事关系和朋友关系可以模糊,困难面前可以同心协力做实事……但试想一下,或许每个大公司前期发展的草莽阶段皆是如此?共苦容易,同甘难,曾经给过员工承诺的公司最后让员工寒了心,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电影中银嘴强尼(李乃文饰演)说:“真相出来前都没被戳穿的谎言,叫预言…是泡泡,也是个蛋,生出来的,是虫,还是龙,由孵化的人决定。”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马云、马化腾、比尔盖茨,吹不出来真项目,多是假泡泡忽悠人。设身处地,你我也大概率没有白胜那么理想主义的结局,劳动法成摆设是常有的事,打工人被大公司玩弄多是无能为力……电影想给打工人出/提气,但感觉还是差了点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