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城市的记忆,还不曾照耀我

作者:张小妞Katey

妈妈常说我出生那天,老爸做了一个梦,从火车上走下来一个小女孩。

“那我是从哪里来?”

妈妈哈哈笑着说,或许是从郑州的火车站下来的?

我出生在中原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老爸在一个纸厂工作,常年在外地跑销售,老妈在家里洗衣做饭养育儿女,而我,也是一个没有大志向的人,在离家不远的小城读书,毕业回到自己生活的小城教书工作,爱人是自己的中学同学,每周末回家看妈妈,帮忙做家务,烟火日子,年复一年。

我没有太过憧憬大城市的生活,或许在父母身边的温暖小日子,盖住了那些去大城市逐梦的光芒,我从未想离开。

细想一下,在这个人人谈梦想谈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时代,自己也没有什么样的梦想非得和大城市扯上关系,少有的一些关于城市的记忆,也不曾照耀我离家的路。

一、

很多年前,老爸带我坐火车来郑州,记忆中他牵着我的手走过窄小的街道,在一个面条摊前停下,我晕车的那种晃乎感觉还没有散去,狂吐过后的胃空空的难受。

“最细的那种。”老爸这么说,那碗细细的面条飘荡出来的热气和那间小店的狭小杂乱,让我心安,面真香!面上面撒上的蒜苗和香菜像母亲切的一样细碎。

胃里舒服后,我开始审视那条街道,那没有什么多大的不同,和家乡热闹的集市一样。

只不过,那些卖衣服的姐姐穿着俏丽的高跟鞋,对走过去的老外说hi,而后又捂嘴笑。

老爸带我穿过街道,他们吃饭的地方有柔软的地毯,夸张的大桌子和满满的各式各样的菜,他们温和的打招呼,吃菜喝酒,连说话也和屋角摆放的木质衣架一样,安静。

我喝着健力宝在一旁的沙发上玩,看着柔和的灯光洒在各个角落。

原来,这是城市。

那次,因为工作,他没有带我去动物园,那是来之前就说好的。因为遗憾,对这个城市就留有了想像。

郑州这座城,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个有动物园又弥漫着香菜味道的地方。

二、

读书时曾经喜欢看安妮宝贝的书,上海这个城市在我的想象中就很有魔力。

那里的咖啡店总有忧伤故事,地铁站那个穿棉布衬衣卡其裤的沉默男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寒风瑟瑟中的冰淇淋店拐角,那个抹着美艳红唇的女子赤脚穿着细跟凉鞋一脚踏进雪地里……

一切和我黄土漫天的生活大不同!

上海是我读书时向往的远方吧?

上学时放暑假就去上海找姐姐。我想象在一家公司做财务的她一定过着优雅的白领生活,中午会和同事去一家日式餐馆吃饭,公司的茶水间可以冲泡咖啡,她或许已经会用吴侬软语和租给她们房子的阿婆说,“阿拉不是上海人啦!”……

我打个电话告诉她我要去时,她说你要有心理准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她租住房子的村子实在是败落的不像样!村子里很多破败不堪的院子,已经没有人住,他们合租的那栋残破的两层小楼,疯狂的野草直窜入走廊,村外那条窄窄的土路姐姐每天要走两次,上班,下班。村里没有年轻人,只有很老很老的老人把能住的房子租出去,老人老的就像有的院子里折掉腐朽的枯枝,留守在那里,迟早在某场大雨后变成泥土……

姐姐带我去厂区的浴池洗澡,然后穿过田地,我们挽着手走回去,夏夜里的路边竟然有萤火虫!像是回到了童年。

我很想问姐姐,这是你想要的上海吗?是你想要的日子吗?

她休了假,带我坐地铁乘公交去城隍庙,在南翔包子店门口排长长的队等待,她说她吃过,买个你尝尝。我们去逛南京路,她说这里逛逛就好,不要在这里买衣服。我想去吃哈根达斯的冰淇淋,她问,冰激凌为什么那么贵?……晚上的外滩,灯火阑珊,黄浦江的风,徐徐吹来,这里真的比家乡的夏夜凉爽?

姐姐晚上会给附近的小吃店包饺子赚零用钱,她的孩子在老家,如果那饺子包好是给孩子吃,是不是比赚钱送他从上海带回来的玩具更有幸福?这座城市的所有繁华只满足了你“在上海”的虚荣吗?

我始终没有说出让她回家的话,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也就会安于不同的日子。

而这样的节俭,让我多少了解城市生活中的一些无奈。

三、

有人会说你一个井底的小青蛙怎么知道大世界的美好?真正的城市有它色彩斑斓耀眼闪光的好,身不在其中,怎能妄言它不值得去追逐?

在安于小城日子的那些年,我工作之余会读书写字,在热的流火的暑假吹着风扇学外语,挺着大肚子去读研究生的课程……

你问我有了什么新的追求?没有吧,在静的如水般的日子里,在等待新生命降临的日子里,这样的事是和别人周末去K歌一样,只是漫长日子的消遣。

结婚后,我再去上海,带姐姐去新世界买衣服,在南京路的书店挑一大堆我们喜欢的唱片和书,去香格里拉酒店喝英式下午茶,在广场的台阶默不作声的发呆,去日式餐馆吃饭,去外滩看夜景吹风……

然后我在小城几个月的工资就花光了。

我对姐姐说,别心疼,我就喜欢这样一下子花掉很多的钱,贫穷激不起对城市的热爱,看看偶尔的挥霍能不能让我对城市多一份向往?

四、

几年前偶然的机会,我来郑州工作生活,和学校里的美女外教聊服装聊家人,全然没有当年那个姐姐对老外说“hi”的激动心情;我在古城区的街道闲晃发掘隐藏的美食,却再也找不到那家老爸带我品尝过弥漫香菜味道的面店,一切都不是当时模样,而我的孩子,在我多次带她去动物园后,已经对那个地方毫无兴趣了。

我和先生开始计划去上海看房子,想像那里总会有更多有格调的书店,有更有趣的人,有更有意思的工作……可以消磨无处安放的城市情怀。

也认真考虑了要不要和朋友一起移民,这是很多人都在奔向的目标,不是吗?可做这些时,心里没有一丝雀跃的欣喜,整片荒芜。

我们到底是不是非要去远方的城市生活?去给自己或者孩子所谓更好的生活?

我越来越多的以去别的地方“生活”的状态去更多的城市旅行,想从那样的体验中了解此处和远方的生活到底有何不同?

有一年,我们去北京,花一下午的时间在大栅栏,去听相声喝大碗茶,我执意要买根糖葫芦闲逛,以为这样才算体会老北京的生活,却忘了那是夏天,终究没有再去寻觅。

后来我们在承德的一个避暑山庄,遇到北京来的几个朋友,其中一个说她是老北京,正黄旗,历经这么多代之后,她也不再姓什么爱新觉罗或钮咕噜,只是平常百家姓中的艾小姐了,她言语中的得意不是她祖上显赫的身份,而是她老北京的习以为常,在我们急切的想奔赴坝上去看看当年的皇家围场时,她早已不为之心动,只想呆在山庄打麻将。

就如同我们,对家门口的那些青山绿水古寺不再好奇。

生活总会把我们带向别处,带向远方,我们向往的大城市,只是对未知新奇生活的向往,当我们身处其中,发现日子几乎一样。

有一天,你看到那个多年居于大城市的朋友去了农村安家落户,图片上让城市人羡慕的乡间别墅,不就是自己从小到大的家吗?那些屋前种花屋后栽树养鸡喂鱼的田园生活,不是你日日纠结要不要逃离的苦闷生活吗?怎么到了别人那里就是清新脱俗?

家里最不渴盼去大城市生活的我去了城市,受不了老家生活的姐姐回了家乡,她又生了一个胖小子,朋友圈里晒孩子出牙了会说话走路的喜悦,为脸上的斑苦恼,为重新穿上M码的衣服开心。……而我,世界给了我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开始学着追逐下一个新奇,也承担着相应的压力……可每次只有当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才深深的明白,无论是宽广的世界,还是满足简单喜怒的一寸土地,都可以有好生活。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比较,尤其在看过太多的城市繁华以后,我会更喜欢小镇的简单生活吧。

毕竟,所有那些关于城市的记忆,还不足以照耀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恋 笑嫣 木槿颜 安放心间 寂夜思难眠 侧耳相视无言 寂静喜欢心相连 左手执念右手相牵 情似璞玉此生永不换 面朝花...
    达洱文阅读 3,017评论 1 2
  • Appearlert_J阅读 4,014评论 0 2
  • 曾经,在记忆的拐角,你用真诚编织着生活,用青春的笑脸温暖陌生的城市,一频一笑之间,推开了烦恼闸门。杂草丛生的思想,...
    玉妮阅读 2,880评论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