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了一个几乎被历史淹没的一个故事。大概内容如下:
1.
19世纪,清政府腐败无能,被各国列强打的是惨不忍睹,国际地位特别低下,除了割地赔款,国人命运也极悲惨。有一批中国人,被当做奴隶卖到了美国。
有一个叫卡本蒂埃的人,生于纽约,毕业于哥大法学院,然后去西部的加州闯荡,在那里发了财, 就雇佣了一批中国劳工,其中有一个叫丁龙的中国人,做了他的仆人。 后来他回到纽约,丁龙作为他的仆人也跟着来到了纽约,负责打理日常事务。
据说卡本蒂埃脾气暴躁,有一次他为小事大发雷霆,将丁龙解雇并将其赶走。第二天,卡本蒂埃意识到自己太草率了,失去了一个忠心的仆人,他很是后悔。但出乎意料,丁龙并没有离开,依然像往常那样为他端上早餐,卡本蒂埃深感对不住丁龙,丁龙却对卡本蒂埃说:你是个好主人,只是脾气急了点,并表示自己是根据孔子的儒家伦理行事的。通过这件事,使卡本蒂埃更加了解了丁龙,也开始了解中国文化。
2.
直到1901年,年迈的丁龙向向卡本蒂埃提出一个心愿,将自己的积蓄一万二千美元捐献给哥大,条件是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汉语教育项目。虽是仆人,卡本蒂埃很敬重丁龙,大力支持这个想法,卡本蒂埃将此事告知哥大校方,表示有人要捐款设立一个汉语教学项目,并将此项目以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丁龙”命名。
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要在哥大这样的名牌大学以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命名一个教学项目简直天方夜谭,难度极大。但卡本蒂埃锲而不舍,后来自己又捐出20万美金,哥大最终同意设立“丁龙讲座教授”,从此开启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文系,此后逐步扩大,改名东亚系,但“丁龙讲座教授”的名头一直未变,这一职位也是北美汉学界最受人重视的职位之一。
3.
这个故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
一个人被当做奴隶卖掉,居然能够坚强地活着,并且是有尊严的活着,并赢得了主人的尊重。
沦落为奴隶,是外界大环境决定的,丁龙无法改变,但是他能改变的是自己。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在自己所处的“当下”环境中,积极向上,勤劳衷心。
用今天的话来讲,想要改变自己,首先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4.
向内求,一切圆满;向外求,永得不到
我们身边经常出现这种事情:
“没有发生这种事情的话 ……”
“如果我有亲戚在这里当领导的话 ……”
“如果孩子肯听话 ……”
这就是把外界环境当做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一切都是外界环境决定的,这种“向外求”的思维定式,就是以外界环境的改变当做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但是个人有多大能力可直接改变外界环境呢?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内求”,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有创造力,再施加影响,去改变周围的环境。
当然,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并不容易,因为一件事如果不成功,把外界环境或别人当替罪羊非常容易,自己潜意识里很容易接受。但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一切归罪于外因,并不能解决问题。
无戒21天写作训练营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