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自古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白下青溪,桃叶团扇,其为艳冶也多矣。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非”秦淮八艳”莫属。
痴心才女马湘兰
侠肝义胆李香君
风骨嶙峋柳如是
侠骨芳心顾眉生
艳艳风尘董小宛
长斋绣佛卞玉京
风流女侠寇白门
倾国名姬陈圆圆
作为一个女人,她们都生错了时代。但同时,她们又恰恰生对了时代。在一批文坛领袖、学术泰斗的奖掖与培植下,秦淮河畔的这些女子已经成为承载了历史与风月、正气与耻辱、风骨与悲情的文化一脉,被后人铭记、传承。
李香君:一曲《桃花扇》歌尽离合与兴亡
金陵秦淮河畔,22岁的侯方域与16岁的李香相遇相识,琴棋诗酒,郎才女貌。偏偏似水柔情,被卷入王朝更迭的动荡中。
在作者孔尚任的笔下,昆曲《桃花扇》以李香为原型,把人们带回了300多年前的秦淮河畔。
故事里,侯方域科举落第,却经杨龙友介绍结识李香君。订婚之日,香君妆成,红烛高照,侯方域题诗扇为信物以赠之。
然而,洞房夜刚过,香君得知这一切置办的费用都是阉党之人所出资,立刻大骂,决然拒绝。只因这一出做得太绝的“却奁”,阉党余孽阮大铖怀恨在心,不择手段迫害侯方域。
此后天下大乱,奸佞当道,在侯方域逃往扬州避难后,李香君被迫要嫁给奸臣田仰。消息传到媚香楼,香君冷笑,以死抗争,她把头撞到镜台上,血染红了定情的诗扇。侯方域试图回来找香君,却被阮大铖逮捕入狱。
最终侯方域在栖霞山找到了香君,两人双双入道。曾经深入骨髓之爱,再回首早已物是人非。烟消云散如幻影,事后悔恨付真情,对面站立的彼此,内心又是何人?
孔尚任让李香变身李香君,桃花终成桃花扇。秦淮河水依旧碧波摇漾,看尽这离合之情、兴亡之感。
也许是朝代更替,世事变迁的艰难,侯李二人别后再未相见。这也让后人对于李香最终魂归何处众说纷纭。
柳如是:无关男女真儒士,傲骨铮铮女英雄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因为喜欢这一句诗,她将自己改名为如是。
在众多秦淮女子中,她独领风骚,她爱着男装,与士子唱和;她颇具才情,与当时的文坛巨匠钱谦益斗诗;更重要的是,她拥有着这世间最可贵的傲骨与独立自由精神。
1641年,59岁的钱谦益以正妻之礼迎娶23岁的女子柳如是为妾。曾扬言“天下惟虞山钱学士,始可言才。我非才如钱学士者不嫁”的柳如是,和钱谦益过起了“诗情画意”的生活。
关于钱柳之间,一直有两个流传很广的小故事。清军南下,南京沦陷,柳如是不愿苟且偷生,劝钱谦益共赴国难,投水殉国。钱谦益围着水塘转了几圈,最后却说:“水太冷,不能下”。
而后钱谦益又以“头皮痒”为由,将头发剃成了满人的模样。这或许是后人不齿钱谦益变节故意杜撰之事,但我们还是能感到,一代名儒的灵魂,竟不如风尘中的女子纯洁高贵。
钱谦益降清后遭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氏家族乘机逼索柳如是,如是遂投缳自尽,享年46岁。
寇湄: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
仗义每多屠狗辈,从来侠女出风尘。秦淮八艳中的寇湄,字白门,她和李香同住钞库街,17岁的她嫁给了声势显赫的保国公朱国弼。
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朱国弼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五千名士兵手执红灯,从武定桥开始一直排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成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实际上,保国公朱国弼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湄只是一时的需要,数月后他便将寇氏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清朝,却被清廷软禁在北京。
保国公被捉住以后,寇湄短衣匹马筹万金赎释,朱国弼想再续前缘,寇湄又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寇湄此举动感动了世人,她也因此收获了“女侠”的称号。
重回单身的寇湄日日醉生梦死,与文人墨客往来酒酣诗热,后不幸卧病。病重期间,竟无一人念及旧情相伴。寇湄不胜悲愤,病愈急,不几日,一代侠义肝胆的青楼女子就这样凄楚地撒手人间。
秦淮八艳之所以联名,是因为她们有着太多的相似点:
美艳逼人,声名远播;
多才多艺,能诗会画;
忠于爱情,坚贞不屈;
气节不俗,胜于须眉。
除马湘兰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
董小宛结识名士冒辟疆,后嫁其为妾。明亡后董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吴三桂平定云南后,陈圆圆进入了吴三桂的平西王府,因年老色衰逐渐失宠,遂辞宫入道,“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
顾横波嫁给江左三大家之一龚鼎孳,后清朝入关,顾横波曾劝丈夫忠君守节、以死殉国,可龚鼎孳舍不得自己的前途和美满的家庭,先后做了三朝之臣。康熙三年(1664年)冬,顾横波一病不起,卒于北京铁狮子胡同。
卞玉京原本钟情才子吴梅村,意欲嫁他,后来吴梅村降清出仕,卞玉京薄其为人,从此不再与他相见。清兵南下时,卞玉京改道士衣冠,逃出虎口,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作为女子,她们的肩膀是柔弱的。从最初的坠入风尘、教坊学艺,到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梢不知数;从锦衣玉食万人敬仰,到颠沛流离衣食无继;从红颜曼妙到美人尘土……她们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寻找,一个可以停留的地方,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一个政治清明军队强大的理想国家。
然而人生总是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的随波逐流,太多的身不由己。在乱局汹涛、悲苦凄凉中,她们用人性的真善美恪守贞节和尊严,一不小心就与国家兴亡、社稷沉浮交织成了“倾城之恋”。
她们是人,不是历史,但历史让她们成为了历史。就如这画船箫鼓,她们的风情、风韵、风骨依然在今天的十里秦淮里流淌,也在历史长河中永远留下了那最美丽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