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一段调侃,大意是说车和老婆概不外借。笑归笑,更多的是一种思考,我想其实这也算得上是从生活中的教训得来的经验概括。
年初,邻居H找我借车,说是有两三个朋友到访,她想带她们去中山故居景区游完,而她的摩托车坐不下。我想都没想,直接回绝了,H面露尴尬……我说我没空、不然送她们去,然后建议她打的去。鉴于十几年来的邻里相处,我们早已经成为关系特别和睦的老邻居老朋友。对拒绝借车,我心里也有几丝不忍和愧疚。
但是之所以能这么“决然”,是因为过滤了很多关于借车出了事、车主遭遇惨痛牵连的新闻之后,我对借车的处理方式只有一种态度,那就是说:No!
早在去年年初,同样发生了一件跟借车有关的事儿。当时已近年关,得知先生把车借给了邻居F家。邻居F的先生得知我们坐高铁回老家过年不用车、想在春节期间借用我家的车,车钥匙已经给了他……
我狠狠地数落了先生一顿,说:“你干脆把老娘也借给别人得了!你知不知道车和老婆概不能外借的道理?”先生自知有错,傻笑着、平息我的坏情绪。基于事情已经发生,不好太责备先生。再说,要过年了呀!然后,心里又有些责怪邻居F的先生有些不懂事。
记得新买车那年,邻居F的先生开着我们的车,把别人停着的车给撞了,无疑,车主全责。自家的车前灯坏了一个,前板撞凹陷;别人的车后板坏了,各花两千多维修。虽说有保险赔偿,但处理所花的时间、一周不能用车的不便,还有次年保险额度的影响,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很多本可避免的麻烦。
所幸的是,邻居F是个懂事理的女人,在我打电话给她千叮嘱万嘱咐要提醒他先生好好开车的时候,她体谅到我的不安和难处。告知我她也觉得先生不该向我家借车,并已经决定不开我家的车,请我放心,安心过年。如今邻居F也买了车,我想她更能体谅我当时的为难之处。
后来,基于邻居H的借车事件,我在QQ的说说里调侃:“老公可以外借,用完记得还给我,因为咱有两娃要他一起养;而车呢?绝不外借。爱咋、咋地!你不怕麻烦别人借车给你而担惊受怕;我更不怕果断拒绝你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于我,QQ上做记录,就是对生活的记录、梳理和总结。
好吧好吧,必须承认我又二了一次……实际上,我家跟邻居H家的关系,远远超过普通的邻里关系,更多层面上有了一种近乎亲情的意味。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他们在老家买房缺钱找我家借钱,二话没说,按他们需要的数量,想办法筹出一笔钱给他们救急。
对于借车的问题,我处理的方式或许有些不近人情。实际上,对待亲人用车的事,一样的。早在2013年,小姑和姑爹趁着给我儿子过满月的机会到中山,顺便旅游。姑爹会开车,我安排先生早早地从正规的租车公司组好车,给姑爹一家在中山周边几个城市自驾旅游用。而我家的车,彼时,就在河边睡大觉。个中考虑的因素,我想不用细说了吧?很多忧虑或风险方面的话题,细说起来,必定是极其复杂甚至是恐怖的。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人类作为人必不可少的需求。人终究还是一种群居生物,大到社会里形形色色的人、小到家庭里熟悉亲密的成员,没有人可以完全脱离群体。而相处交往的界限和度,怎样让别人不为难、不尴尬,不打破交往规则中最起码的界限,的确是个复杂的问题。让我们多点理性反思和思考,在相互抱团取暖相亲相爱相处交往的同时,保留对别人最起码底线的“不打扰”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