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鲁迅在《阿Q正传》小说中塑造了阿Q的形象,把这个人物的精神胜利法称之为阿Q精神。具体表现为他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等。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
经文字检索发现,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并未使用“阿Q精神”或“精神胜利法”这样的词语。可见,这两个词,是后人根据对《阿Q正传》内容与意义的理解,而生造出来的观念性词语。其大致意思是说:没有实际取得胜利,而自我安慰已经取得了胜利,实为自欺欺人与麻木不仁。
不过,近些年也有心理学家指出:阿Q精神并非坏事,它对治疗心理失衡一定作用;对于心理失控的人来说,它是一剂良药,能使他们从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解脱,不至于因心理压力得不到应有疏导而失去理智,做出自我攻击或攻击他人的偏激行为。
然而,小编则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进行解读。阿Q精神与精神胜利法,这两个词语的提法,如果从认知逻辑的角度来看,是有一定问题的。核心的问题在于:言说者是以裁决者身份与上帝之眼视角,来进行话语言说的。
你怎样知道别人是自欺欺人与麻木不仁,你怎样知道别人没有实际取得胜利?因为,除了比赛之类的事物具有确定的判断胜负标准以外,其他绝大多数事物一般都没有绝对确定的胜负标准;并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胜负标准。我们怎么能以自己的胜负标准去取代别人的标准,从而界定别人的胜负?
其实,我国古人已经开始思考认知主体的问题。最经典的文字,是《庄子﹒秋水》记载的“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可见,认为他人是阿Q精神与精神胜利法,这并没有什么错,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两个词成为评价与针砭他人的大众话语,这一事实与现象本身,则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心理具有强烈的控制欲,总想把别人拉到与自己一样的高度。这样的心态,不利于社会个体的自由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