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家长会结束,一个多小时时间里,我大多时间在倾听,在观察,在反思。
家长会,是家校共育的纽带。怎样开好家长会?应该是我们老师把握的关键。结合孩子的现状,我们老师开家长会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家长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多陪伴孩子,多关注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家长们来参加家长会,他们关注最多的是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怎样用正确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所以,作为老师,怎样有效利用这一个小时时间使双方的目的都达到,我觉得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分享学生在校表现情况。有好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他们跟家长交流后,会发现家长了解孩子有时还不如跟孩子相处不到两个月的老师。这是因为我们老师是教育者,我们的职业特点促使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握住任何机会去了解他,研究他。老师有意识的,有方法,有经验的研究分析,对学生的了解更深入,更全面些。而家长,他们的知识层次,教育思想认知,家庭其他因素影响使得大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或者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孩子沟通或者只是了解到了一些单方面的情况。所以,利用家长会,我们老师应该将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全面,细致的分享给家长们,这样,家长也就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与教育孩子也就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或者方向。
2.分享最新的教育思想。虽然我们是一所城区学校,但面对的多数学生却是来自全县各乡镇不同的自然村。多数学生家长知识水平低,教育观念陈旧且不善于学习,对当前的教育动态不关注。甚至有些家长没有家庭教育意识,只管过好自己。在家长会上,我们老师要运用专业的知识理念,有效的方法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让家长明白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父母的言行和思想素质影响着孩子健康成长。 特别是面对“双减”政策,家长应该从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孩子兴趣、职业规划等方面综合为孩子考虑和规划,才能为自己的孩子找到一条真正适应他的道路。
3.分享一些教育方法。和许多家长沟通,他们也想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尝试运用自己所想的方法去解决,结果遭受屡次失败,也就陷于苦恼中,焦虑中或放任不管了。作为老师,我们既是老师也是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分享给家长们。比如:有家长向我分享他很苦恼孩子写作业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我让他尝试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买一个定时器,在写作业前家长和孩子沟通,共同指定写作业的时间,并约定,时间一到,如果作业没完成,就有惩罚,若提前完成,就有奖励。引导孩子自主定时,有明确的目标,逐渐养成良好的时间意识。长时间坚持下来,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了,完成作业效率提升了。
站着家长的角度去思考,我发现,孩子身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我也发现,大多数家长们已经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做?
1.要善于学习。
常常有家长抱怨,孩子总是不听话,你说东他偏向西,爱和父母对着干,嘴皮都磨破了,可他就是不听,整天告诫他要好好学习,可他就是在学习上不下功夫等等。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孩子咋就这么难管呢?问题看起来很棘手,其实很简单,原因是家长不懂得教育,总是想当然、老套路去教育孩子。殊不知,在互联网+时代,社会状况日趋复杂,一味地模仿陈旧的教育习惯,当一名警察式的家长,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无法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孩子。再者,我们都知道孩子能否优秀,关键靠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但是,社会好不好我们是不能把握的,学校的老师好不好我们也不一定能把握,唯独对我们自己是可以完全把握的,我们不能把自己孩子这个宝压在别人身上,只要我们的教育方法得当,我们的孩子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老师都不会差,碰到好老师就会更好。因此,要做一名学习型家长迫在眉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研究,努力做一名学习型的家长,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长,越来越优秀。
2.要持之以恒。就列举我们班家长来说,开学初家长会时,我建议所有家长每天要坚持孩子的作业,做到一问(问清孩子的作业是什么?)二看(一看作业完成了吗?二看书写是否整齐?),当时所有家长都信誓旦旦,说他们一定做到。可是两个月来,坚持做到坚持孩子作业的家长越来越少,而一直坚持下来的大多是班级里成绩优秀的孩子或者是进步很大的孩子。教育是一门慢艺术,而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不可能一下子长大成人,就像不能拔苗助长,我们对孩子们的教育也不能有快速通道。孩子就像一颗发芽的种子,需要父母去播种、施肥、捉虫,细心培养,不能懈怠,不能偷懒,不能图省事就忽略跳过某个步骤,只有精心呵护,耐心等待,孩子最终才能成长参天大树。
3.要善于反思。
当我们面对厌学好玩的孩子;当我们面对好动无礼的孩子;当我们面对没有一点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当我们面对暴躁叛逆的孩子;我们除了天痛苦、气愤之外,是否也该好好反思我们教育上出了什么问题?特别是家教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合格的父母吗?孩子的一切毛病、缺点、坏习惯,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既然孩子是父母的形象,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面对一个问题孩子我们作为问题孩子的家长难道不该好好的反思吗?
我们努力的想改变孩子,其实,很多时候,父母才是那个需要改变的人。比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做父母的不应只怪孩子,也应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理解一些。其实,只要有心、善于反思,正确认识孩子,适当改变自己,我们就能找到正确引导孩子成长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