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乎网友的提问:
这个月面试了一公司,第一次面试就把自己的底托出去了。然后HR给的待遇不是很忙满意。但当时含糊的答应她过去了。后来又给她打过两个电话,想再把薪资提一点,她开始给我打太极,后来要我的工资条。我也给她了。结果昨天我打电话再问,她说公司制度就这样,她权利有限,而且她也没答应一定要给我涨工资…。
请问,遇到这种情况,我怎么办,还有希望涨吗?
我的回答:
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
1.找工作,薪资只是一个方面,如果新应聘的岗位工作内容,你应付自如,没啥提升,自然是要更好的薪资待遇,否则也就没有跳的必要了。但如果通过这个机会,不论是公司平台,产品特点,客户质量,管理机会等未来对你的个人素质提升或个人市场价值有提升的工作,建议在薪酬上不要过于苛求,毕竟这个岗位本身也是隐含有价值的。
2.谈薪的心态。大家面试,肯定心里都有一个所谓的底线,这这个底线说实话,大多数人只是拍脑袋决定,其实没有太客观的数据支持,比如这个行业,这个地区的这个岗位平均薪资是怎样的等等,更多的是一种感性认知,很多时候,对方给了底线的薪资,就感觉可能吃亏了,认为自己没谈好。这个心态,需要自己克服,另外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 一般在你提薪资要求的时候,就在底线工资要求上浮10%-15%等,预防一些砍价,给自己和HR留一些缓冲区。
3.offer的契约精神。
这个案例中,你自己答应在先,不管是碍于情面,脸皮薄,不敢跟对方讨价还价,还是对自己认知不足,低估了自己的价值。当你所谓的“含糊”同意的时候,口头上实质达成了offer契约,后面自己反悔,希望再谈薪资,这就是典型的坐地起价。
通过你的字里行间的内容,感觉这个机会,你没必要去了,一来你将来肯定会后悔,估计也会影响到你做事的心情和质量,另外,反复的跟HR讨论这个事情,对方对你的印象也肯定打了折扣了。建议还是多看看其他机会吧,这次,就当是一个教训,以后再谈到薪资,自己要想好,也要视情况有做增减,但一旦做了决定,不要后悔。
4.薪资话题。
目前求职有一个误区,就是跳槽一定要涨薪,其实这个不是必然的,企业在选择一个人的时候,因为面试的时间不会太久,也会有很大的用人风险的。所以一般在录用薪资上,可能会按照一个略低估的价值给人选评定,这也是为什么劳动法允许试用期工资打八折的原因。而且HR天然有帮企业压缩用人成本的职责。而且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薪酬制度,HR手里的权限的确有到时候会不够。
所以薪酬的内容,一个是要了解对方的薪酬构成,发放方式,乃至考核机制,借以评估现在及未来的薪资可能;一个是要有一个跟对方打太极,讨价还价的过心理准备,比如底薪上满足不了,是否会多一些补助之类的。
以上啊,希望对关注这类话题的朋友多一些参考!也欢迎大家提问有关求职或职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