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工业制成品需求疲软,而且工业生产能力充足,价格涨不起来;而高端小众产品和服务,供给有瓶颈,只要需求有所扩张,价格就可能涨起来,而且越高层次的消费品溢价会更高。
这个现象就是“分层通胀”,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滴滴打车上拼车、快车价格变动不大,但是专车价格明显上涨厉害。
中国消费市场的分层通胀,从2022年到2023年底,CPI增速一直很低,主流工业制成品和基础服务的价格的确没怎么涨,甚至是下跌的。根据发改委价格监测数据,彩电、空调、快递费的价格都下跌了3%左右。
但高端小众产品和高人力资本服务的价格上涨幅度颇为显著,例如数码照相机价格上涨了20.9%,医疗服务、教育培训价格都在涨,医事服务费上涨了7%,运动类培训班价格涨了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