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昌邑市宋庄初中家庭教育“十年规划”的关键之年,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所在,昌邑市宋庄初中以党建引领学校工作,抓住“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的有利契机,从校长能力提升工程入手,完善了制度建设,并通过五个路径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质量来源于精细化管理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的管理理念,倡响“爱岗敬业、勇创一流”的口号,党员干部走在前,强化执行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夯实教学常规,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促发展的基本导向,以“有效德育、高效课堂、实效教研,家校社共育”为出发点,不断创新思路,突出抓好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实现了管理的全覆盖、无缝隙、精细化。
第二、质量来源于高效课堂
我们坚持“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孩子”的课堂理念,坚持“知识问题化、结构整体化、学生主体性、精讲精练、当堂达标”五个教学原则,坚持“先学后教、优化细节、小组评价、知识清单、分层布置、常态高效”的课堂策略,强力打造小组互助式高效课堂教学品牌,狠抓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强化校长是课堂改革的领导者的责任,要深入课堂、深入教师、了解学生,带头学习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做好课堂改革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二是强化教师是课堂改革实施者的责任。学校要发展、学生要发展、课堂改革要推进,教师首先必须要发展,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调动教师参与课堂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尤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营造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切实改变课堂教学上呆板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宋庄初中近几年大力倡导“小组评价式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细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小组探究、小组评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把教室变成学室,把讲堂变成学堂,让课堂充满创造,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健康成长。
第三、质量来源于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坚持“教师是学校主人”的理念,一个好校长,可以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批名师,可以影响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兴教师为先,师资是一所学校、一个地方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保证。宋庄初中牢固树立树立教师是教育事业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教育人才发展机制,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以教师队伍为主体,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全校教育人才队伍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要尊重关爱教师,培训发展教师,提高其政治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脚踏实地,致力于教育教研与改革创新,抓实备课、磨课、观课、说课、议课、反思环节,打造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在备课环节上:一是要求教师心中要“有课标、有教材、有学生、有问题”;二是要大力倡导集体备课,并要求教师要做到:“精心备课、潜心思课、用心悟课、耐心磨课、专心上课、细心品课”。在上课环节上要求教师“一要紧扣课题,找准切入点;二要把握主次,调节注意点;三要增强趣味,激发兴奋点;四要启迪思维,抓住互动点”。在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上:一是力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境化、问题探究化”;二是“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注重迁移”,并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练习和反馈环节上:要求在知识和难易程度适宜的基础上,设计有一定的“坡度”、“角度”、“难度”、“密度”的习题;善于捕捉反馈信息,作出及时的应对措施,用有效的矫正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宋庄初中积极开展“微课研究、同课异构、名师范课、互听共研、集体评课”等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大力倡树“七个倡导,七个反对”,培养了一支勇于奉献,敢于担当,师德良好,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
第四、质量来源于学生全面成长
我们坚持“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的理念,以培养“品行高尚、习惯良好、热爱学习、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为目标,构建幸福成长德育体系,建立了自主管理、多元评价、成长足迹三个平台,开展了行为习惯、安全法制、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主旨:崇德、尚智、健体、蕴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德育为先,课堂是教师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他进一步学习成长的推动点,是培养其学习兴趣的开始,就是要张扬他这种个性,使其进一步健康成长。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让他从内心接受你,不要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恐惧”。其次,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有“海量”,学会包容学生,包容学生的错误。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张扬个性的机遇,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对学生多关注,注意激发学生的潜能,一句鼓励的话语,会让学生从内心体验到幸福和满足,从而产生无穷的动力,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的成长环境。
第五、质量来源于家校社共育
我们坚持“让教育的温暖浸润每一个炊烟升起的村落”的理念,让家庭教育指导更接地气,落实家长学校、父母大讲堂、家委会工作,构建了“三三二”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抓好“三支队伍”, 完善“三大机制”,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抓好“两条主线”,保证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家长.学生”生命成长共同体建设,积极推进“家校社共育”,将家长会开进农家院,经过十年的下乡,学校逐步建立了“1234” 农村家庭教育开展路径,并逐步进行完善和与时俱进,形成了宋庄初中独特的办学特色。坚持不懈推进教育惠民,家庭学校社会同心同道同力,推动新农村教育蓬勃向前!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校坚持“安全底线,质量生命,管理基础,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突出教学质量核心地位,狠抓落实,强化管理,发挥领导班子和班主任的引领和价值作用,发扬严、细、实、恒的工作作风,每个人都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向我看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无私奉献,努力创造无悔的人生追求,创造新的教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