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小镇》与我看过的其他小说相比,其故事背景的设定大概是最奇特的一部。作为表现爱情的一部小说,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大概也是最为奇幻、最令人费解及最引人思考的了。
小说的开始就破坏了我早已建立的常规性的想象力体系,或者是以其美国式开放的文明冲垮了我建立在中国式传统观念基础上的思想文明。
“我”初见玛格丽特·玛丽·汤时,就被她邀请睡到她的床上,这种异于我接受的思想与价值观,自然而生、毫不犹豫,仿佛远方的风扫过森林、天空的雨触抚大地一般。
玛吉与“我”的认识以及爱情的滋生,不声不响,恰如一场春雨浇湿田里的青苗。虽然作者也粗略交代了前因后果,但仍然使我迷惑于这种完整性的缺失。对爱情若要做到精准地叙述,大概是件困难的事,我说的是把这种事完全讲“清楚”,而不单单是过度的抒情或者形象的堆砌。这一点在《玛格丽特小镇》前面大部分内容中都没有给出完美的展现,但在故事的最后做到了,在玛吉出轨离开主人公N时,在玛吉自杀之后,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主人公N身上,他对玛吉深刻的爱也是在最后得以最完美的揭示与升华。
虽然表现爱情、阐明某种观点的作品如汗牛充栋,但《玛格丽特小镇》令我最为激赏的是作者的想象力和对生活本质的拆解。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作家下笔时最难绕过的绿地,它充满魅惑、奇幻,同时又捉摸不定,如雾中花水中月。
本书同时也是《岛上书店》的作者加·泽文我是陌生的,我只听过朋友对《岛上书店》的赞赏,加·泽文作为美国当代小说家,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广泛流传于世界,其成就无疑是斐然的。在本书中,他将玛格丽特小镇设为一个核心的谜团,设为“开枝散叶”的一座孤岛,又不可思议而奇妙地设定了玛吉的一家人——连同玛吉在内的六个年龄不同、个性迥异的玛格丽特(其中格蕾塔自杀)。而六个玛格丽特其实是一个人处于六个年龄阶段的裂变之身,所以说故事的内核奇特、引人深思。这是这个故事最接近于心理学与哲学的部分,也是我最为欣赏的部分。
《玛格丽特小镇》主要为了表现爱情这一主题。“如果爱一个女人,你要爱7岁的她、17岁的她、24岁的她、35岁的她、52岁的她、77岁的她”,这六个年龄对应书中六个玛格丽特,也就是一个女人生命中的六个阶段。很多人容易怀念青年时的初恋,初恋美好的滋味恰似尚未成熟的苹果,青涩、酸甜、令人回味;人们也常深深迷恋二十多岁的恋人,他(她)们富有生命的热情,美丽似一朵春花、生动胜一尾金鱼、美妙如一首音乐;然而,当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油盐酱醋围裹、消磨爱情时,伴侣们也更倾向于批评与埋怨;齿摇发稀时,爱情多已平静如水,渺茫如山,万事俱静,只待亡来。
这个故事对人最大的教益是教人理性地认识爱情、对待爱人。让我想起中学时喜欢的一个女孩,我们彼此都很羞涩,内心同样丰美,我那时对她的喜欢是最纯净无暇的,无异于现在的我单纯地欣赏一朵绽放的夏花。但是,人本身处在无穷的变化中,那时朦胧的喜欢与现在的遥远与陌生都是十分自然的,这让我从本书中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能否接纳另一个人的过去、爱他们的今天、拥抱他们的明天这样一件事是永远说不清的。
从故事内容上讲,这部小说以揭示爱情的本质为宗旨,虽不似皇皇巨著,令人迷惑其间、东突西撞地寻觅真理。但它精简、凝练,以玛格丽特小镇的见闻出发,由内而外揭开层层悬疑,仿若从荒原上幻化出一眼光彩齐射的湖泊,令人惊艳。
从语言上讲,本书结合了口语、网络语及书面措辞,风格多变,十分吻合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其语言特色平实、活泼又略带美国垮掉派的语言风格,最后一点特征使我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颓废、善良青年霍尔顿的说话风格,有时咄咄逼人,有时妙语如珠,有时轻松乐逗,有时又极富哲思。
从结构上来说,大体上采用了先后顺序,又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本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前面部分插入了主人公姐姐贝丝对作者故事的评价,不禁使人深感穿行于亦真亦幻的交叠世界,真实的世界使人感到亲切、可信,仿在眼前;虚幻的构造部分又使人来去游弋,不断跟随故事的线索深入其境,在悬疑中探寻;在复杂交错的情节里思索。
从内涵上来讲,这部小说对人的启迪是富有新意,而且必将是经得起时间打磨与考验的。关于爱情,如书中揭示的:爱一个人,需要爱她的全部,爱每个阶段不同的她。
借用书中一段话,大概能阐明本书主旨——爱情的内涵:“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她剃去的唇须,是她胸罩的真实尺码,是她屁股上的疖子,是她漂染头发的颜料。”
还有几个疑点,列在下面,供读者诸君参考:
1.玛吉出轨离开男主人公时,女儿简尚未出生,所以“我”并不清楚简三岁前的状况,但结尾处却详细交代女儿简初生几个月爱哭及其他状况。是否表明男主人公N在弥留之际,思念妻子深切而出现的幻想?
2.在与几个玛格丽特相处时,交代格蕾塔死时是39岁,而玛吉自杀时是35岁。那玛吉到底是在多少岁时死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