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这一生的四种核心能力:得自在、知孤独、记初心,要豁达。
漫漫人生路,总会错几步。前路荆棘密布,退路峭壁悬崖。前虎后狼,似乎哪一边都没有通往一条星光大道备选。
16年去爬华山的时候,没能登上最高主峰南峰,因为有遗憾,他年之后才有故地重游的心情
遗憾吗?不,来日方长。求而不得是一种美,因为很多东西,得到了也未必是你想要的。不要等到费尽千辛万苦抓在手里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失去比拥有更踏实。不要等到翻山越岭抵达花开彼岸的那一瞬间,才醍醐灌顶:原来平淡才是生活本来的模样。凡事做到80分本就鹤立鸡群了,非要站上巅峰时刻,才惊觉没有对手是多么的寂寞空虚。不完美的才叫人生,人生这幅五彩缤纷的画卷上,泼墨宣纸的纸边一定留下曾经年少轻狂的几笔惨淡题联,正如月的阴晴圆缺,何损智者大雅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是饶宗颐最喜欢的一句诗。他说,不磨就是不朽。古人所追求的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名。中流犹言在水中央、大潮之中,自在则是指独立的精神。先立德、立品再做学术做艺术。
读万卷书是认识世界,改变自己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了,脚步可以丈量的世界,书海里可以尽情遨游。行动可以抵达的美景,字里行间你也能身临其境。星辰和大海,诗和远方不一定要走出去。让我羡慕的是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能把自己活成远方的人。读万卷书,让我踏上了行万里路的征程,在行走的过程中,时不时的会迫切地拿起书本,我辈书生,青灯黄卷,学以致用,用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想,想有所获,或有所益。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己秋声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聪明的人很快乐,善良的人多长寿,年纪大的人能自由自在生活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的意思是:说话要有实质内容,行动要讲品格、原则。
人生是你所有习惯的组合,逝去的每一天,累积成你未来的模样。
每个人,都有直面自己的那一天,来自良心的提醒,有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那一刻的心虚,愧疚和悔恨,才是最残酷的惩罚。
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初心
(故事分享)
有位老教授做过一个测试。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人生在天地之间,不要天天为你自己的事忧心忡忡,怕这怕那.海那么阔,天那么空;你应尽的责任,你就自自然然地尽伦尽职吧,不要老去计较你可以得到多少回报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意赅,寻味无穷。
知足,是说人不要总是奢求,要知道满足自己所拥有的;知不足,是说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通过努力获得什么,主要指自身为人的不足,简单说就是要有自知之明。有为有不为,是说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不能做,要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原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利他之心出发,凡事可为。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 与他人毫无关系。”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管理团队的领导力方法竟然一模一样!核心都是尊重和信任,方法都是沟通、倾听、反映情感、授权、激励、辅导、反馈
我后来读了不少能赚钱的书,比如《疯传》《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指数型组织》《销售洗脑》《让大象飞》……还读了不少让我成为半个生活专家的书,比如《幸福的婚姻》《亲密关系》《母爱的羁绊》《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还有一些书可以让我冒充半小时的国学专家,比如《梁漱溟先生讲孔孟》《王阳明哲学》《僧侣与哲学家》《孟子》《魏晋风华》,读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那得取决于你对生活什么时候失去好奇心。好奇心不死,读书不止。
中国古人讲:以理化情。越接近这个世界的原理和真相,就越觉得众生可爱、可怜。
生活中我们解决感情、情绪、喜怒哀乐等问题,往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直接控制、疏导情绪,来淡化、解决感情问题,还有一种是通过对事情有一个新的、不同的、自己能够接受的、合情合理的理解,让自己有一种恍然大悟感,最后原来的感情问题就被消除了。前一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后一种是直接取消问题的方法,在中国人的传统中就叫"以理化情"。感情造成的精神痛苦,有时候正与肉刑一样地剧烈。但是,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就是"以理化情")。例如,天下雨了,不能出门,大人能理解,不会生气,小孩却往往生气。原因在于,大人理解得多些,就比生气的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恼怒要少得多。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也是讲"以理化情")道理讲完了。今后除了使用第一种方法(解决感情问题的方法)来安慰自己或者别人,也可以使用第二种方法来消除问题。 上次看到马丁的文章《马增光:头脑的理解和情绪的感受》中讲了"只有把头脑的理解和身体的感受结合起来身心合一,才能充分发挥意识和潜意识的力量,勇于行动克服所有困难险阻得到最终的结果。"我当时想到了头脑的理解和情绪的感受的另外一个方向,就是以理化情这一点,特写出来供分享
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情感。这宁可说是,他不为情所忧乱,而享有所谓“心灵的宁静”。如斯宾诺莎说的:“懵懂无知的人不仅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焦躁不安,以至永不得享受心灵的宁静;他还对神和万事都懵懂无知,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心灵的宁静。”
这样,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再也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他可以说是已经得到了绝对幸福。这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方向,其中有不少的悲观认命的气氛。这个方向强调自然过程的不可避免性,以及人在自然过程中对命的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