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解读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大事,关乎生死存亡,不能不慎重研究分析。这里孙子开篇就提出战争的严重性,要仔细去考虑,不可当做儿戏。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所以需要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比较。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理,四是将领,五是法规。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道义,让人民与领导人同心同德,这样才能同生共死,不惧危难。我认为其实就是政策,一个国家大的战略方针。“五事”当中,其它的四项,我觉得都是建立在此之上的。道是根基,基础牢了剩下干什么都不困难。根基不牢,不关你剩下四项做的多好,也是空中楼阁。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天时,就是天气、气候、四季变化。不过我觉得,除了前面所说的这些,天还应该有个timing的意思在内,就是指时机。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地理,就是道路远近、地形险易广狭死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将领,要有智慧,有信用,讲仁德,有勇气,法令严。嘿,这个要说起来可有意思了,不过现在不展开说了,有机会详细写写。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法规,这个要跟上边的“道”区分开,“道”说的是国家政策,而“法”主要指军队制度。曲制,军队编制;官道,各级将吏职责划分及管理制度;主用,军需物资后勤管理制度。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这五个方面,当领导的没有不知道的,知道的就能取胜,不知道的就不能。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所以要仔细考察分析敌我双方在这些方面的差别。具体的翻译不写了,原文大家也都能看的明白。不过这几问让我想起三国官渡之战前,曹操谋士郭嘉所列举的十胜十败之论,原文不算长,就粘过来给大家一起看看吧:
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虽然不是完全跟《孙子》中所列相符,但从中也可有所体会。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我的计谋您能采纳,用了之后能取胜,我就留下;反之,我就离开。这跟最近职场流行那句话还挺像的,如果你不能认同一份工作,“要么忍,要么走”。上面的意思你改变不了,要不就什么也别说,忍着,要不就赶紧走人,择主而事。言不听计不从,不去何为?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这段有点难度了啊。分析比较之后,有利于我方,而且又能采纳我的建议,就要开始造势,来从外面进行辅助。前面讲的五事,其实都是怎么使自己强大起来,是内功。自己强大了,就要像去怎么修炼外功了。势,根据实际利害进行权变。这个势,在这不太好理解,没关系,后面孙子单独拿出一章讲什么是势,在这有个概念就行。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嘿嘿,咱爱看《孙子》,不就是爱看这些么?不就是想学学“诡道”吗?其实啊,这就是外功而已,你先把内功练好,道天地将法都有了,再去想怎么行诡道。这段虽然长,但是基本不用翻译,都能看懂。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这段基本也没什么好说的,解释一下什么叫“庙算”吧:古代出兵前,要先到宗庙中举行仪式,制定作战计划,所以叫庙算。还有这个“多”“少”,并不是说你是计算次数的多少,而是根据前面“五事”与对手分析比较,你自己占优势的多少。
总结
计篇排第一,开篇提醒诸位,战争是件大事,关乎生死存亡,别没事就要打着玩。像汉武帝,整天东打西打,看着牛逼,战功赫赫。其实呢,搞得民生凋敝,最后下个“轮台罪己诏”。汉朝也从此开始衰落。
接下来分析“五事”,是在强调,要把自己强大了,先别想着怎么用诡计取胜。就像打牌一样,修炼内功,就是在练怎么能拿到一手好牌。虽然不排除有人能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但那也是极少数情况,就像拿了一手烂牌却能翻盘一样,也是极少数情况。大多数情况是,人们牌技差不许多,而牌好的人能赢。
后面说的那几条“诡道”才是牌技,是外功,相对“五事”乃是次要之事。
先想想,怎么让自己强大起来,不要老是盯着对手,想着怎么去阴对手一下。老是盯着对手,你老是处在一个被动状态,跟着对手的节奏去走。让自己强大了,有自己的节奏,才能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