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学能手评选的手段与程序在逐年优化,由最初的现场抽签到现在的远程抽签;从开始的纸质打分到目前的打分电子平台化;从原来的常规课到现在的微型课;成绩的公布也由隔天公示变成即时上传分数、即时公布,整个评审过程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结合自己参加省级教学能手比赛和多次担任评委的亲身经历,谈几点浅见,以期对即将参加赛教的选手有所启发。
备课: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省上赛教是以"裸课"方式进行,随机抽取课题,不允许携带教学参考书,也不允许借助手机等网络媒体查询资料,其目的就是考查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考量教师对知识点在课程体系中掌握程度的熟练运用。所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度解读教材是首要任务。作为20分钟的微型课,很多选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未达成,留下了些许遗憾。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给定题目的所有教学内容,就要学会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取舍,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反映出教师对课标、教材熟练把握的基本素养。
说课:用教学机智实现说课与上课的融合
说课就是说出课程内容怎样教?学生学习怎样导?为什么这样做?课堂的预设是什么?要体现出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理由,选择教法与学法指导的依据,教学各环节设计的意图等。在多次听课中发现,有的选手对说课的理解有偏差,说课表现程序化。而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课堂中的有些突发情况很难预料。"预设"与"生成"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两大焦点,注重说课与上课的和谐统一、深度融合,值得每一位参赛教师深思。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机智,即时调整教学思路,认真研究学情。避免"说的"比"上的"好。
答辩:以校为本,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关联
答辩环节是回答校本研修30问的相关内容,呈现出来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对相关问题对答如流,但是缺乏深刻的理解以及和教学实践的关联。何为校本研修?作为省教育厅顶层设计,多年来把校本研修相关问题作为答辩的必考环节,是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的。要想在这个环节中脱颖而出,除了单纯的记忆之外,我想更多是的需要脚踏实地"以校为本,进行研究、探索和反思"!
活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求真务实、自然而然
课堂中,学生活动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部分选手设计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组展示等学生活动看似很热闹,但是往往形式大于内容,我想一切学生活动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相关内容,问题驱动要切实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赛教展示的是最真实的课堂,要求老师真情的参与,与学生真心的交流,师生在真诚的研讨中,才能真正的学有所获。
教学:目中有人、以教定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为省级比赛,一支粉笔讲到底等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方法。学习目标设定后,学生怎么达成,就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从而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法不必千篇一律,根据学情与教学内容适时调整,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手段,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学映射教师的教。以学论教,课堂的主体才能真正的交给学生。
气氛:全情投入,自然流露
部分课堂气氛沉闷,过于平淡,教师缺乏激情与感染力。教师的激情,是教学的灵性展现,缺失了灵性,教学行为就会变得死气沉沉而没有生机,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如何体验参与感与成功的喜悦呢?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如何得到发挥呢?毋庸置疑,课堂需要激情,因为课堂是需要用激情感染的一江春水,在流光溢彩中熠熠生辉;学生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以心激心、以情感情、以行带行!《教师博览》中曾记载梁启超课上之情形:"讲到精彩处时,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这样的课、这样的教师学生会终生不忘。试想一下,你沉闷的课堂连自己都带动不了,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激情呢?
写在最后: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学能手要植根于课堂之上,既要仰望星空,也要俯视大地。何为一节好课?标准是什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渐渐明白:一节好课其实是一个思维逐渐完善的过程。从课程标准的研读到教材的整合,从学习目标的制定到教学评价的明确,从课堂环节的设计到课后的教学反思,需要每一步的精心运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个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他就应当以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个性使知识发出光彩。"
教师是充满智慧的职业,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是教育;我们创设一个情境,营造一个氛围,就可以改变人。
相信精诚所至就会金石为开,相信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回报。我想既然选择了远方,或许留给世界的就是背影。既然选择了教育,那就"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