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爬楼听了关于《文章有观点有态度》的课程,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
1、任何文章都必须有自己的观点,有态度,而且是正能力的观点和态度,特别是我们现在新媒体文章,如果没有正能量做支持,几乎是不可能通过审核的
2、那些经典的历史文学著作是需要我们揣摩其中的观点和态度,而我们如今的新媒体是体现出观点和态度
3、经典文学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其实它的观点和态度也是正能量的。这一点是我曾经没有意识到的。
例如我读鲁迅的文章,他总是在抨击社会丑恶的一面,所以我仅仅认为是在戳穿现实的丑陋而已,其实并不如此,他最终的目的也是回归正能力。
例如鲁迅的《药》,我所领悟的是作者想表达人们的麻木与愚昧,及作者对迷信思想的反驳。其实文章更加关注他的人文性,更加从人性出发体现情怀。
鲁迅先生全文没有提到一个爱字,可是全片从头到尾都反应父母对子女的爱。作为一个穷苦人,华老栓和华大妈攒钱不易,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说明他们对儿子的爱。而到最后,也就是两年后他们相遇的时候又通过夏四奶奶自言自语的动作来说明夏四奶奶对夏瑜的爱。当一篇文章里面有两条线时,怎么样让他们发生一些联系,很显然,革命者的寂寞和悲哀没有办法达到这个目的,只有爱,通过爱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因此说爱、亲子之爱,才是本篇的正题。
所以哪怕是这篇文章,最终回归是爱。
例如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曾经阅读仅仅认为讲述的是当是一种苦难的生活,其实并非如此。通过分析才知,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在绝境的生活中要对生活抱有一丝希望,而不是永远的苦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