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想想中的《搜索》是充满技能的,告诉我通过怎样的搜索方式和搜索技能可以更便捷的得到我想要的检索结果,而这本《搜索》是职能的,它为我们描述了未来搜索的样子,那样的智能,又那样的可怕。
信息革命带来的每一次变革,都是震撼的,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不用说几十年前,就说几年前,我们都很难想象智能穿戴的如此普及。这些一个个的科技产品,慢慢的投入到世界, 在我们并没有真切意识到的情况下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只有当你回顾时光,思考这些产品的出现,才会发现带给我们的一个个震撼。
涂子沛说,基于互联网的搜索,不仅研发技术强大,也“扰乱了”医疗、教育、金融、制造甚至是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原有的气场和发展曲线,而这本书中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见的未来,将再次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给出了见解和思考。
机器学习带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阿尔法狗围棋对战的胜利也更加证明了人工智能的强大,众多的科技狂人甚至是猜测未来被人工智能所统治,那么搜索呢?
二
大数据时代带了众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隐患。
多年前的网页是索引样式的,后来有社交网络、搜索、定位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给搜索机遇的同时带给搜索极大的挑战,如何从海量的数据里抽离出搜索者想要的信息,对搜索来说变得更加重要。最开始的搜索时根据外链、更新程度等按照权重以及搜索的相关度以及返回率给出结果。然而现在的搜索确实平均三四次的检索才能获得想要的信息,这个检索结果显然是不尽如人意的。
作者认为,搜索过程,我们要的是一个一个机器的最好的部分和人类最好的部分相连接的“铰链”,协助我们完成许多的工作,甚至指导我们思考。
我们必须要把搜索看做空中的以为无所不知的观察者。它知晓苍穹之下、大地之上发生的一切。
即有效的做好人机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而机器在没有数据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思考的,机器的思考需要数据的支撑,通过分析和测算得出结论,给出指导。所以作者说,要想这些变为现实,搜索本身必须被结构,还原成各个任务:对这个世界及其中的一切进行索引并理解;读懂感受,于是搜索系统看以看、看以听(最终能闻、能摸),还能和我们以更自然的方式交互。
三
未来的搜索,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搜索具有洞见并给出预测。因为大数据分析而改变商业模式等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基于大数据的推送也是如火如荼。在有数据支撑的未来,搜索的结果完全可以根据你搜索的内容给出符合你要求的预测。
搜索与应用结合。智能手机时代,超级多的APP反而让我们无所适从,应用太多就不知道用哪个,就想钟表多了不知道哪个时间准确一样。而将搜索与应用结合,超越应用末日则可以跳出APP的怪圈,通过搜索的内容直接获取你想要的信息或实现某项功能。搜索了解应用做什么,并利用搜索的能力响应查询。
搜索更加智能。下一代搜索功能中,部分功能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访问。设备越来越小,越来越有能力,形式也多种多样。
设备交朋友,相互有影响。通过设备或者程序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学会在所处环境下,采取逻辑行动。
整合性搜索。信息资源众多的今天,整合搜索也变得更加重要,目前已有一部分整合性搜索,下一代搜索技术则会成为生活的搜索。她她了解你,所以在你做事之前可以预见到你的需求,当你需要时可以给出你正确的答案、合适的服务、恰当的帮组。
……
四
无疑,这样的搜索是智能的,那么这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吗?答案其实是悬而未定的。数据越多,搜索就越好,预测就越好。这显然意味着互联网需要你足够多的数据信息。这显然会让我们觉得无所遁形,有些恐惧 ,甚至在想,别人搜索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足够获得我们的信息呢?
未来的搜索,必定和人是相辅相成的,不断的学习、进化,甚至帮助我们思考,给我们启示,实现实时搜索,实现及时决策,实现众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功能。
但是,我们也想想,在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我们来自隐私、安全和技术及资金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至少不会因为足够信息的被获取而恐惧不安。
这本《搜索》为我们未来的搜索方式提供了其实和发展方向,描述了未来的发展可能,对生活、对思想,或许又是新一轮的技术变革。
书名《搜索》,作者【美】斯特凡.韦茨,仁颂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