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某天,一个名叫麦克阿布瑟·惠勒的劫匪在光天化日下抢劫了两家银行,在抢银行的时候,他既没有戴面具,也没有进行任何其它的伪装,在走出银行时甚至还对着监控摄像微笑。随后,警方很快就把他抓获,证据就是监控录像,而当他看到自己出现在监控里的身影时,仍旧坚称这是造假,为什么他有这个自信?理由竟然是自己涂过了柠檬汁。
把一个新鲜的柠檬切开,用力挤压出汁水,找一个小碗把柠檬汁倒入其中,然后用毛笔蘸取柠檬汁,在白色的纸上写上字。将写好字的纸自然晾干,干燥后的纸看上去就是一张白纸,但如果将这张纸靠近热源,慢慢加热,几秒钟后,纸上就会逐渐显现出字来。为什么柠檬汁可以用作隐形墨水呢?因为柠檬汁含有柠檬酸,这种酸性物质在加热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变成棕色或黑色,从而使字显现出来。
而这个劫匪居然以为只要把柠檬汁涂在脸上,而他不靠近热源,他就应该是完全隐形的。警方以为他是疯子,或是抢银行的时候嗑了药而神志不清,但发现都没有,他只是单纯地“搞错了”。
这件事看上去十分夸张,但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有寻常的例子,比如张口就是国际局势的出租车司机,饭桌上大谈国家政策的男性长者们,人们会说这样的人是无知者无畏。
为什么越无知者越自信?
个体能认识到自己及他人在某一领域的能力水平被称为元认知能力,即知道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也能准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并可以知道自己在所有人中所处的水平。
苏格拉底曾说:“我知道我是聪明的,因为我自知无能。”那些处在能力排名最顶端的人在预测自己能力的时候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表现,与之相反,那些处在能力排行最底端的人却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排名超过了平均水平。
所以成功者会表现出谦虚谨慎,而失败者则无端自负,对这一现象的探究,是以这起银行抢劫案而开端的,并以两位研究者的名字命名,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它也有一个更好记的名字,达克效应。
大多数人的元认知都有缺陷,因为人在进行比较判断时,相较于他人的相关信息,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动赋予与自我相关信息的更高权重。在与他人比较时,会先想到的是我的能力如何,然后再推测他人的能力。能力高者因为自身能力较强,所以会认为能完成任务的人很多,自己只是平平无奇的其中之一,而能力低者因为自己完成度较低,而会以为别人也同样完不成。
苏格拉底又说过:“知道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他认为,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知道的越多,就会发现未知的领域也越大,因此会感到更加无知。反之,知道的越少的人,因为缺乏足够信息,就不能充分考虑比较对象的能力,而忽视别人拥有的技能,所以做出不了准确的估计。就比如整天有人抱怨自己的领导无能,甚至因为自认为能力超过领导而觉得愤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