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就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的,严家教,守家风,后世必昌。看了《家风》的视频,网友也纷纷晒出了自己的“家风”“家训”,他们对自己家的家风虽有不尽相同的回答,但可以看出来这些家风都是积极向善的。亲爱的同学们,“教养”越来越成为一张无往不利的社交名片。但是“教养”从哪里来?其实就是从良好的“家教”“家风”中来。请以“家风”为话题写出你的家教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关话题:家风 阅读 母爱 家庭教育
最好的老师
参考例文:一:我的家风
“我家的家风就是‘孝’,父母告诫我‘百善孝为先’,要尊重长辈、敬爱长辈,做事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待人接物要有礼貌。”
“提起我的家风,那就是两个字:严谨。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自己补充)
“我从来听不到父母讲邻里是非,也从不争亲朋得失。他们只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这也是我的家风之一:做有益的事,做坦荡君子,不做戚戚小人。
“我们家的家风便是‘诚信’二字。‘诚’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诚实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能向别人身上推卸责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来,说过的话自己要做到。”
“爸爸妈妈时常告诉我要节俭,不能攀比浪费,不要攀比别的孩子的吃穿,但在衣着得体方面一定要像表现好的孩子看齐,衣服要干净,不能弄得皱皱巴巴的,黑乎乎的,自己物品要摆放整齐有序。”
“从小,该我写作业的时候,电视从不开着,也没任何杂音打扰我。每次都只能是写完当天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小学以前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8:00是必须睡觉的,想玩,门都没有。现在初中了,也只能写过作业就睡觉,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来父母想让我养成:认真做事,规律科学的好习惯。”
参考例文二:融入血脉的家风
唐韵琳
搬家了.(一句话,三个字独立,成段,醒目突出。
从各个房间的角落里,我清理出一本又一本陈旧甚至破损的刊物和书籍,我一次意识到,原来家里有这么多书啊!它们被磨损的书脊中散发着疲惫而温暖的味道,和家的味道联系到一起.。
现在回想起来,书籍正是那伴我走过一段人生道路的影子。而这与我的家庭密不可,我的父母很平凡,但他们保持着对书籍最原始的热爱,从我记事起,书籍、家人和整个家就像是凝结在一起,统统变成如心跳般稳健跳动的明亮的火焰.(书籍,家人和整个家凝结在一起,变成心跳般稳健跳动的明亮火焰的比喻,写出书籍,以和家人为一体,形象生动。)
在所有“黑暗-的时刻,我和母亲共享一本读物,仿佛文字的力量能够驱散梦魇.同时也能驱走眼泪、恐惧与忧郁,还记得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读完《追风筝的人》之后没几天母亲就捧着读了大半,还激动地告诉我她是如何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并为之热泪盈眶。她和我热烈地讨论阿米尔和哈桑-他们的故事与命运,母亲我将对书籍和对家的感受融为一体,变成一块晶莹剔透的琥珀此后,每当我翻开本书的扉页,读到书中的那些人物,就会将他们当作我自己和我的家人,仿佛他们有灵有肉,仿佛我进入一个倒转的世界。
当然,我也经历过为了一些有着花花绿绿的封面,却如易碎的瓷杯股浮夸的小说而头晕目眩的时期。那时候母亲对我的态度异常严厉:不准买那些书,不准把它们和其他的书放在--起。后来,我在她的指引下走向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见识到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C.s.刘易斯的(卿卿如晤》和米兰·昆德拉的《好笑的爱》。自那以后,每当我提出买书的要求,母亲总是毫不犹豫地答应,这就是我能回想到的关于书、关于家的记忆:我从一个房间流连到另一个房间,从顶板积灰的书架上、床头柜边和桌头翻开一本又一本小说和诗集,让文字和标点、情节和人物变成气味、光和色彩,变成赖生存的空气,变成我躯体的一部分:黑暗的房间被点亮,我看到了人的一生中所能想象到的最伟大的奇迹。
我将旧书扎成捆,把它们倚叠在角落里,母亲走了进来。屋内光线暗淡,空气中飘浮若透明的尘埃,所有这一切让她看起来不太真实."不要扔。"她用手指轻轻抚摩那些旧书的书,仿佛能演奏出几个散漫的和弦,我看见了她身上的自然和美,我点点头。(有回忆回到现实,过渡巧妙,“不要扔”三个字,充分表现了母亲对书籍的热爱。)
我想,这就是母亲致力营造的家风,已深深烙在我身上、融入我血脉的家风:对书籍源源不断的热爱与追求,如同襁褓中的婴儿索求光明。(点题,是融入我血脉的家风的深刻含义。)
进入那个倒转的世界,
那里,左边永远是右边,
影子其实是实体,
那里我们整夜醒着,
那里的天国清浅就如,
此刻海洋深邃,而你爱我。
一伊丽莎白.毕肖普《失眠》
(结尾引用诗歌,点明爱书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