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一场摄影交流会讯息,带着好奇、兴趣与期待赴了这场分享宴。
这次分享会在缘心堂茶书院,清雅,干净。到场后,店主准备好了明前春茶,澄净淡黄的茶汤,使躁热滋润了许多。
主持人海哥,风趣幽默将分享会拉开了帷幕。摄影师莫森先生,一一展示了他的作品,每一张作品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
第一组是兴义城疫情期间的街景照,空荡的马路令人感到孤独,一阵心酸潜入心底。有一张印象很深刻的图片,是匐地拍的,这个视角,如蝼蚁的视角,一瞬间显得建筑物那么高大,冷寂也变得拥有了巨大吞噬的欲望。
第二组是在乡野间,偶遇火烧杂草时的作品。烟雾缭绕成了照片里的朦胧主题。原来烟是那么的细,它也有自己的触须。莫森先生在介绍这组作品时说道:“如果你的作品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偷换个概念来说,如果你觉得梦想不够着地,那是你迈出的步子还不够大,不够力。
第三组,第四组……莫森老师的作品大多贴近人文,越是贴近人物的,越是让我易生共鸣。街心花园卖泥人的老人,佝偻着腰,粗糙的大手捏着细致的小人儿,那些宝贝是他全家老小的经济来源。两元一个的小玩意,在路边欠着身子推着的小摊车,多么不起眼的一幕,却以这样的特写展示出来,这是平凡世界中的细枝末节。为什么这组作品如此触动我,大概是因为我心中带着对摄影师,对主人翁的敬意吧!
莫森先生在拍摄完这组照片后,发动爱心人士以购买的方式照顾着这位年迈的手艺人,后来也有人为老人送去物资。“作为一个摄影师,取材成就自己作品的同时能够帮助别人,这是一种修行,也是一个摄影师的职业素养。或许自己不能给予很多,但是让更多人知道了解现实,也是一种帮助。”莫森先生的这句话,赋予了这组作品真善美的力量。
另一张路人在路口向左向右各各自分道扬镳的照片,我在文中也想给个特写——司空见惯的场景,每天都在路口上演,但定格在一个黑白色的相框里时,却让我停下步伐思绪涌动起来。若把每个人一生的轨迹画成一条线,那么在这个二维空间里,一切就变得极其简单了。这个路口的线条,不过是坐标系里函数的轨迹而已,在特定的某个数值,相聚又离去了。我们这一生的线条轨迹总会和另一些人的有重合的部分,他/她陪你走过一段路程,然后可能在某个数值让函数出现了拐点便不再重合前行了;有些人的线条,也许一生和你只有一次交叉的机会;还有一些人,在离你很远的地方,直到人生尽头的那一天,时间的长河也无法让你们有交集;最后那些线条,是刻意避开的人吧,彼此都知道很近,却保持平行,留着点空间存放着遗憾回忆不舍与祝愿……
这次分享的作品很多,就不再一一细说。只是,对于摄影者,有了新高度的认知。于艺术而言,生活是一切素材;于生活来说,艺术是他本身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