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背后的故事

——《写出我心》之写作实践004

娜塔莉说:“我规定自己,一个月写完一本笔记本。把本子填满就算,那便是练习。我的理想状况是,每天都写。我说了,那是理想状况,要是没达到理想,我会小心地不责难自己或者慌张着急,没有人能事事符合理想。”

我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每天写东西状态。但一旦有了这个设定,即使没有写,也会花一点沉默的时间,在心里构思一下,今天该如何下笔。写作与我,有了一点点内在的链接,正在成为我日常修行的一部分。

这两天没写,但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我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安心阅读了一本挺厚的纸质读物。内容是关于中国陶瓷,主要介绍青白釉色瓷的缘起、发展。说起陶瓷,你肯定非常不陌生。它出现在我们的每一天,不论你爱不爱做饭,它可能每天都陪伴你。(当然也有例外,就是一日三餐都以外卖为生的人儿。)

考古研究,青白瓷大约始于五代时期。在宋代大放异彩,景德镇窑的“影青”就是青白釉,并因此“影青瓷”成为“青白瓷”另一称号。这种陶瓷釉色介于青釉与白釉之间,清莹迷人。可能你端起饭碗,并不会关注这些碗碟的前世今生,因为它们真的太过日常。

但试着从另外的角度看,其实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日常用品一直是我们独有的工艺品,是不是会产生一些微妙的感觉。真的,在很久很久的历史时间里,瓷器的制作都是秘密,你端起饭碗的一刻,就是见证人类工艺高度发展的一刻。三餐四季,饭菜羹汤,因为有了瓷器这个神奇的容器,让日常生活更美好了。

此文当然不是为了分享青白瓷,只是证明写作练习的神奇之处。当我落笔写下第一句话,那些后来的词句从我的思想中自然的流出,这个边写边思考的过程,没有什么灵感,似乎也没有什么预定的目标和逻辑。但落笔之后,思考的习惯自然而然将各种素材提供出来,在我落笔成句的时候呈现出来。可能这时候,我充分信赖我的身心,就让话语落下成句成文:如同我沉浸在瑜伽训练的动作中,将那套拜日式沉浸式练习又练习,天地日月里或者有我,或者无我……

娜塔莎说,写作就是修行,可能就是这种含义吧。坚持不懈的写作练习,就是思考的练习,就是身心的锻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是2016年10月6日早上11点,开始写作马拉松吧。 关于写作其实我思考了很多,关于练习我也思考了很多。平时自...
    观阅文化阅读 1,909评论 5 41
  • 今天下班后和一位同事在租房的小区内散步,聊到了关于写作的事。话题的起源是这样的,今天公司同事决定组织一个学习小群,...
    逆旅沙鸥阅读 124评论 2 1
  • 有时候我坐下来准备写作,却想不出来写什么才好,贴心的娜塔莉列出来的写作练习的题目表,这些题目可供以后日更时进行参考...
    甜柠檬_3eed阅读 87评论 0 1
  • 新精英写作练习营2.0的学习周期是11.12—12.2,之前记录了新精英写作练习营的【开营】,现在学习结束了,做一...
    小赢小欢喜阅读 793评论 1 12
  • 昨晚,学写故事训练营社群里,已经十点了,一位老师还出来给大家做了分享。原来,她在暗中观察学员们在做故事核提炼练习时...
    语意55阅读 271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