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李叫兽的一篇关于文案写作
的文章。里面提到一个概念,叫做知识的
陷阱,就是说一个人一旦掌握了一个知
识,就很难回想起没有掌握它之前是什么样
的状态,它会导致我们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无
法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结果就是沟而
不通。
这让我想起学自行车的经历,我还记得
自己小时候学自行车用的是那种二八的大
自行车。自己个子小,车子重,而且没有人
帮助抚着,真是很不好学。但是,当我学会
了以后。我已经想不起来不会骑自行车的时
候是什么样状态。这时候如果去教别人,可
能就会说很简单啦,你就这样这样骑就好
啦。一学就会的啦。但学的人听了我的话却
是一脸懵逼,我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家长教小孩子学
东西,像学拿筷子啊,学上厕所啊,学刷牙
啊,就是挺不耐烦的。会说,一看就会了。
还用学的嘛,真笨。这就是掉入了知识的陷
阱,已经无法理解自己当初不会这些东西
之前的状态了。其实这样很打击孩子的积极
性的。
有时候老师教学生一个概念,也是这
样。教了很多遍还是不会,老师可能觉得学
生像个蠢猪一样,忍不住心烦,脾气暴躁。
但是他没有想像自己接触那个知识多少
遍了,他已经无法用学生的视角去考虑
这个问题了。
所以,如果和别人沟通,或者传达信
息。无论是写文章也好,还是演讲也罢。都
应该先假设,别人没有你所掌握的背景知
识,你必须交代必要的背景知识,加入一定
的类比和例子。这样别人才能更容易理解你
所表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