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晓 源 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多维发力,因地制宜解决基层面临的各项实际问题。治理触角每向基层多延伸一步,民生问题的反映通道便拓宽一步;基层治理方式越有效多元化,民生问题的解决便越高效。 随着科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为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可着力提升基层数字化治理能力,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将科技化、数字化管理逐步引入基层治理工作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下沉,深挖数字化平台潜力,实现基层治理数字化与智能化,以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基层现代化服务水平和治理效能。 可通过全面构建基层治理信息化数据平台,依托网格化机制和信息化手段,及时解决各项问题,实现基层治理智能化、监督管理全域化、信息掌握动态化。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统一的信息数据库,集中呈现辖区整体信息情况。将前期走访收集的人口情况等各项信息及时录入平台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及时准确地掌握辖区内各家各户情况。并通过数据后台对辖区内进行“点对点”监控,做到精准治理、精准反馈、精准监督。通过各项措施实现辖区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和便民服务的智慧化。 在推进基层数字化治理过程中需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处理好与基层党建引领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明确好基层数字化治理的问题导向,三是要掌握好基层数字化治理的系统思维问题,四是要把握好基层数字化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宗旨。 一、处理好基层数字化治理与党建引领的关系 在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党的章程、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牢牢把握基层数字化治理的正确方向,把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数字化治理的各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数字化治理中的统筹推进作用,实时掌握基层数字化治理各项工作开展落实情况,压实压牢工作责任,强化对基层数字化治理的跟踪、考核、管理和监督。 二、明确好基层数字化治理的问题导向 基层数字化治理应以着重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瓶颈”问题为导向,探索构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方面综合应用的机制与路径,进而推动形成数据创新应用的治理链,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三、掌握好基层数字化治理的系统思维问题 社会治理需要系统思维,从整体和全局把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系统化的治理方式和思路。因此,要将系统思维有效延伸至基层数字化治理建设当中,着力打造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基层数字化治理结构,强化对已建成数字化治理平台及应用场景之间在数据、技术、标准、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联动和融通,进一步增强数字化治理的整合效应。 四、把握好基层数字化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宗旨 要始终坚持将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作为推进基层数字化治理的出发点和宗旨。检验基层数字化治理效能的关键标准,也在于是否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数字化治理的本质在于“治理”,是在方法和手段上运用“数字化”作为技术支撑为基层治理赋能。数字化治理能力绝不能仅从技术角度去衡量,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数字化”是手段,要服从和服务于“治理”的本质。尤其要着重关注数字赋能后的治理措施及手段是否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切忌搞“唯技术至上”,只一味追求治理技术和设施的先进,否则就违背了“治理”的本意。 推动基层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必须坚持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数字化治理的各环节,有效运用数字化手段和措施解决基层治理的各项问题。从整体性、全局性角度推进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将系统思维延伸至数字化建设中,有效整合资源,汇聚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使基层治理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编 写:周晓源日 期:202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