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我发了一篇文章,提到底线和目标的关系,有位朋友留言说:
在个人成长心理学里面,我们会建议来访者分列10个工作优势;5个无法接受或者完全不擅长的工作,然后比对筛选,发现来访者的潜意识选择,综合他的意识层面,找到可实现和内心需求的方向。你的方法非常科学
看到这句话,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日常思维的误区,那就是太过于依赖自身的钻研和思考,却没有意识到,费劲巴拉总结出来的一些所谓道理,早就有前人系统梳理总结,体系化了。
这就像是一只蚂蚁,一直努力爬啊爬啊,突然发现眼前有一大块食物,欣喜若狂地去通知同伴,你们快来,我发现了这里有个粮仓!
而此时有个小孩子站在一边绕有趣味地看着,然后问:妈妈,那只小蚂蚁为什么要绕上那么大一圈才找到我放的这块饼干啊?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只蚂蚁,自以为是的勤奋,掩盖了视野和格局的弱小,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02
自己体验总结有什么错吗?
没有错。
善于从个人经历中总结提炼出方法论,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品质。只不过,自己总结不一定是最高效的学习和成长方式。
这就好像,我们不需要自己去尝百草,就能知道什么食物能吃,什么食物吃了会挂掉。因为前人已经用血泪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只需要照着走就好了,最多在这条小路的基础上,去拓宽去铺沥青,让我们走起来更快更舒服。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习其实是有捷径的。
这个捷径,是指你不需要通过自己的艰辛试错就可以知道,这条路能不能走。至于能走多快,能把路拓多宽,那还是需要踏实去做的。
03
就我个人的理解,学习的捷径有三条
1、看经典理论。
这里特指的教科书,而不是畅销书。对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有一定了解,会极大提升思考效率。
科学理论的提出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通常都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追踪和论证,从而将最接近事物本质的客观规律总结出来,作为后续行动的指引。
就像道家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我们能把三搞清楚,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万物,更进一步,如果我们能把一搞清楚,那整个世界,你要搞清楚就容易很多。
我们可以姑且把基础理论看成是那个“一”,假如一个市场经理懂点消费行为学的基础理论,从店面陈设橱窗摆放,到文案撰写广告风格,都会有更理性的判断,而不是迷迷糊糊地去“试错”。
2、看经典解读。
很多理论教科书写得枯燥乏味,干巴巴的理论很难读,为了更好地理解,可以挑选一些理论解读类的书籍作为辅助。
特别是在某个细分领域的演绎或是案例集,对于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有帮助。
现在很多人爱写的影评、书评,也是对原作的一种解读。高质量的影评、书评,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作内涵,找到我们原本没发现的精彩。
对于教科书也是如此,各种解读和演绎的作品里,也是良莠不齐,选那些经过时间验证的经典解读,才不会给出有偏差地引导。
说到解读,我印象最深的例子,就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是公认最接近曹雪芹思想的解读版本。上大学的时候读红楼梦,里面各种隐喻、暗喻,复杂的人物关系,如果不是看脂评,我是根本体会不到的,这样自然就会错失很多玄妙的阅读体验。
3、反复思考练习
这个就不用细说了,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去用,然并卵。
学习有捷径,但是成长没有捷径。我们确实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风景。但是站的牢不牢,能站多久,这个就只能靠扎实的基本功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