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爸写了几篇文章,他打字太慢,让我帮他发到他的QQ日志里面,我打着字听他给我聊着。
老爸去看望他的老同事,身体不大好的老同事回老家住了,老两口一见到我爸,就委屈的流泪了:“在城里住不下去了,咱被人家赶回来了,老了不中用,成了人人嫌。。。”
我老爸劝说他,和自己孩子搁不住生气,都冷静一段,想孩子们了主动回去,不想回城了你们两口还有老胳膊老腿还能动,在老家也清净。
对于老两口诉说孩子的种种不懂事,我爸劝老同事让他宽心,孩子们或许也有烦心事,不要和孩子一样见识,帮不了孩子也不要给孩子加负担,他们处理好了自然就回来了。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亲生骨肉怎么会因为一点小矛盾就恩断义绝不相往来了呢。
两代人受到的教育不一样,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也会不一样。老年人节俭 ,剩饭菜不舍得到。宠溺孙子孙女,儿媳女婿就是爱购物,玩手机,不做饭,不带孩子……父母看见了再啰啰嗦嗦说道,许多小问题一不小心就能引起口角是非,不得不分开居住。
父母或者儿女,都不要存在偏袒、专断、挑剔、发脾气、生闷气等等负面情绪,这些都是影响家庭和睦罪魁祸首。世上既然有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容易做到互相爱护、包容,必然就会家和万事兴。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人人长其长,而天下太平”,意思是只要人人亲和自己的双亲,各自孝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会太平。
02
有人统计过陪伴父母的时间。当孩子25岁时,父母已经50岁了,如果你在外地上班,每年春节回家5天,除去吃饭睡觉应酬,剩余24个小时,每年陪伴父母24个小时,父母活到了80岁,30年你可以陪伴父母720个小时,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你在家乡上班,和父母住在一起。那么你很幸福,每天除去吃饭上班应酬睡觉陪孩子陪爱人,每天能不能分2个小时给可以陪伴父母?每年下来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许多年以前,有个著名主持人在节目里说到他的母亲,每次离开家的时候,母亲总让带很多东西,他总是不耐烦地说,不要不要。到了机场他就后悔他对母亲的态度差,说着说着竟然红了眼睛。离开母亲一天,和母亲相处就少一天,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相处的时间呢?
我认识一个女孩,大学毕业就回到家乡,她告诉我说,谁也明白去城市发展空间大,找工作会更有前途。可是从小看到父母很努力地经营生意,为了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人付出的辛苦,她就只做个平凡人,回来做个普通的小学老师,星期天能回家帮忙干活,离父母近点还能在一起,这样更能安心。是啊,自从她回来后,她妈妈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宋朝包拯,少年时候就以孝而闻名。28岁时出任江西知县,他父母年老不愿意随他到他乡生活,包拯就辞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几年以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才重新踏入仕途。
中国是礼仪之邦,不管在封建社会还是现在,侍亲至孝是一种责任,孝道是中华优良传统的延续,是受人类永远推崇的美德。
03
父母在老去,我们在长大,保护与被保护的角色慢慢替换后,很多时候儿女们希望用物质去置换感情,给父母一个舒适富足的生活环境来代替陪伴。身体健康的父母可以接受这样的报答,因为他们还有能力去享受生活。
常言说:人老病多,树老虫多。过了古稀之年以后的老人,身体状况有着不可估算的变量。如果生病卧床不起,他们特别需要儿女的贴心陪伴,这个时候陪伴父母就不能一拖再拖了,免得追悔莫及。
更有想得到事业有成后的再回家看看,为时已晚的情况很是常见。如果实在是工作上离不开,可以不时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这种远距离的陪伴对于父母也是一种安慰。
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忙碌,可以去帮忙做点小事情。抽点时间,晚饭后可以陪父亲去散散步。不要不耐烦的打断父母的唠唠,不要看他们孤单无言的背影再去安慰,学会陪伴吧,慢一点与小心一点,节制一点与忍耐一点,多陪一会父母就多开心一点。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也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父母在,家就在,我们也是父母永远的依靠。学会轻声细语地对待父母,学会慢慢让父母获得你给的美好,学会让他们获得他们曾给过你的爱。
因为他们的时间有限,因为和他们相处的时间更有限。所以珍惜时间,珍惜亲情,早点回家陪伴父母就是对亲人最好的回报!遵循孝道传承,人人尊老爱幼,才能真正体现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