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谍战迷,醉心于扑朔迷离的陷阱,不可思议的反转剧情,还有特工神秘莫测的多重身份,喜欢那种燃爆大脑来带的充胀感。
相信很多女性观众喜欢谍战电影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我一样,就是被特工们矫健的身手,玩转前沿黑科技的高智商,能上天入地驾驭各种交通工具的致命杀伤力,以及那炸裂的男性荷尔所冲击到了。
对于谍战片的热爱我是认真的。我会拿出一段时间,把我钟爱的谍战电影完全不NG的全搂一遍,包括《谍影重重》、《碟中谍》、系列《007》。复杂的故事线索和人物关系,意想不到的接头暗号和致命性杀伤武器一起袭来充斥着大脑,那种感觉有趣极了。
带着一颗略显激动的心,我走进了影院,要知道这一等,足足就是三年。影片放完那一刻,我激动的有些泪目,我要向汤姆·克鲁斯致敬。伴随轻快的脚步,我走出影院,内心却充满了感慨,我只想说一句,“阿汤哥,我希望你能一直陪着这些喜欢你的谍迷们,把《碟中谍》拍下去就好,无需再去拼命,挑战那些不可能,只要拍下去就好,谍7,8,9,10……”
就在此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会找一个下午,或者一整段时间,不间断把谍战片从1看到N看完,此刻已然不仅仅源于喜爱,更多的是,它伴随了我的青春,是我的成长,而《碟中谍》是我的伙伴,一直陪着我长大。从第一部到此,已有22年之久,我从半路进入,往前追忆,一但追随,便不愿再缺席。
无可挑剔的容颜,足以让你帅一辈子,丰富的经历和演技也能让你演一辈子,可你却偏偏不放过自己,挑战动作片,还不断的挑战着自己,挑战着极限。这个不停和时间赛跑的男人,我说他帅一辈子,我想不会有人反对。我说男人的帅不单是靠维持外表,还需有一个征服世界,征服自己的心。显然,阿汤哥,这个男人靠的就是这样的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荧幕上的他无所不能,可以完成所有观众的期待,赢得形形色色美女的芳心,并配得上谍友的完全信任,那是背后无数次的尝试,伴着极大的危险换来的。
为了完成这简单的一跃,再撞到墙上,阿汤哥在不断尝试,就在第四次,发生意外了,导致他脚趾两处骨折。医生建议至少休息九个月,而且能否恢复跑跳还是个未知数。
但阿汤哥又一次挑战自己,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回到了拍摄现场,让影片在7月27日如期上映,这样的努力,这样的坚持,又有哪个谍迷会轻易辜负。他再一次用实际行动把医生对他也许一辈子都不能跑步的怀疑击得粉碎。
通过《碟中谍》的拍摄,阿汤哥早已远不止是一名演员,他自己就是一名超强特工。完成着各种国家特种部队使用的侦查技术。
从7600多米高空跳伞,在600多米低空开伞,为了配合片中剧情,需要在晚上穿越闪电雷层的效果。这短短的几分钟镜头,阿汤哥足足拍摄了106天。每一次的拍摄都是在高空缺氧下完成的,都是在可能造成完全失去意识的危险下完成的,而时速高达322公里的坠落情况,让每次的有效拍摄时间只能是短短的三分钟。就是这样的高难度拍摄,才向观众呈现了史无前例的真实效果。此时我们应该向剧组再次致敬。
我不愿说阿汤哥的年龄,因为这个男人,不但和时间赛跑而且早已甩掉了时间。
高空跳伞、峭壁攀爬、车辆追逐全部无替身,阿汤哥亲力亲为,甚至包括亲自驾驶直升飞机,完成各种破坏性的高空飞行动作。拍摄结束时,阿汤哥已经完成了2000小时的飞行史。147分钟的影片背后,是这个男人的超强战斗力和耐力的体现。
熟悉《碟中谍》全系列的我,看第6部的时候,我内心是极其平静的。影片一改前几部开头就紧张刺激的剧情推进,反而变得舒缓很多,前面反而像是一部文艺片,只想好好的叙述故事,推进人物关系。整部影片全然没有特技、特效堆砌之感,而是让观众感到每一部分的动作高潮都安排得恰到好处。
大场面飞车追逐戏码,差点让我以为在看《速度与激情》,要不是满屏的宝马Logo,我也有可能以为自己是在看《变形金刚》。最后的直升飞机追逐,坠落戏码,是本部的最大亮点,可和谍4徒手阿汤哥攀爬迪拜塔媲美,更是超越了谍5的徒手爬飞机。显然阿汤哥已经完全掌握了徒手爬飞机的技能,这部里也有,但弱化了许多。因为阿汤哥又一次完美的超越了自己。
每一个谍战片都少不了天使的面孔,她们亦正亦邪,虽然是点缀,但足以让人惊艳不已,打斗起来毫不逊色于男性特工。本部里白寡妇——这个反派谍女,让人印象深刻。台词不多,只用眼神就足以让人春波荡漾,白寡妇满眼写着的都是欲望,正是在这样的欲望下,才使得阿汤哥被迫不断的完成新任务,从而推动着全片复杂多变的剧情。
就像影片中阿汤哥的搭档,黑人路德所说,“这个世界不能缺少伊森(汤姆·克鲁斯),我相信他无所不能”一样,电影世界里也不能缺少汤姆·克鲁斯,这个不断拼搏,不断进取的男人。正是他的执著,才有了荧幕上那些不断涌现的经典片段。
虚构中的伊森是特工中的奇迹,比起伊森,现实里的汤姆·克鲁斯更真实,真实的创造着他人生的奇迹。
——谨以此文献给《碟中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