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腊月23,在我们北方就是过小年啦!早晨起来,伴着时朝莉老师阅读群里的《新年童谣》开启了新的一天。
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新年童谣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
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去拜年。
您新禧,您多礼;白肉馍馍馋馋您。
我读完分享到阅读群里以后,蔡淑棉说我读的"可以跳皮筋"了。大家也试着读一读吧!
朋友们,你知道过小年的来历吗?
过小年又叫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等,这与它“祭灶”的节日习俗有关。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记得小时候在外公家里,墻上有一个灶王台,台两侧的对联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只要是逢年过节,哪怕是一碗面条,母亲都要先给灶爷盛一碗,放上筷子,毕恭毕敬地供在“灶爷板"上。灶爷没吃,再好吃的食物小孩子都不敢偷吃。
我们陕县当地的风俗是腊月23要吃祭灶tuo,类似于发面饼。面发好后,垫点干花椒叶、葱花、盐、油等。以前在老家,都是妈妈自己烙饼。每回烙完饼,妈妈都要精挑细选,把擀得最圆的,饹得最黄的留下来十个,等晚上了,整整齐齐放在条盘里,再放上100元钱敬灶爷。妈妈的仪式感挺强的,每次都很郑重,让我感觉祭灶爷活动挺神圣的,我和弟弟都不敢吭声。因为在老百姓眼里,灶爷管的是吃,是粮食,是人的命。"民以食为天",过惯了苦日子的人们,希望灶爷保佑自己、保佑全家吃饱穿暖,没病没灾。轮到我们这些七零后就变懒了,怕浪费时间,慢慢的演变成到街上买烧饼。看,这是我今天排队好长时间才买到的大烧饼。(六个饼,六六大顺)
过小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大扫除。下午好歹把三个卧室收拾好了,也算是完成了今天的打扫任务。
在我小时候的农村老家,腊月二十三这天必须"扫屋"。一般都要把窑洞里所有的东西搬到院子里,用条帚把屋里屋外墙上地下齐齐扫一遍。把瓶瓶罐罐一件一件仔仔细细地擦干净,然后再一个个搬回窑里。必须彻头彻尾的打扫,意思是除旧迎新。
从腊月23起,就算是过年了。随着日子的推进,年味越来越浓。集市上、超市里,好像买东西不要钱似的,人们争着抢着,大包小包往家里运。肉、瓜籽、花生、糖……见什么买什么。就连锅碗瓢盆也要换成新的。年前就是买,买,买,年后就是吃,吃,吃。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