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校园一片宁静
课外活动和下午自习住校生搬出宿舍里面的箱子、水壶、洗刷用具,一件件的用心的擦着。宿舍的地面用拖把拖得湿漉漉的,墙面处理的比较干净,掉落的表格已经粘贴整齐。学生的脸上一层薄薄的灰尘,这是打扫宿舍时落在他们的脸上,没有察觉。孩子们的表情各异,一部分学生脸上一种极不情愿的样子,一部分学生特别的高兴。这一部分学生一定是不愿意上课,特别讨厌上课,这种任务是一种解脱。上课的教师站在教室门口瞭望,希望学生能快点干完,早一点上课。站在宿舍前面的管理员们,正在检查着孩子们的杰作。这些管理员老师脸上一种麻木与痛苦。宿舍管理员是教师轮流去做,无偿没有任何报酬,而且要管学生的日常起居。做管理员的教师不但要管理住校生,而且还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不比别人少。很多教师对这份额外的工作都抱着一种抵触,甚至是敷衍的态度。校长负责制下的学校,教师没有任何权利,一切任凭校长说了算 。教育工会只是校长手中的棋子,为校长效力。教代会只在各级文件中见到,所有的决策是校长一人说了算,所谓的校委会只不过是校长一言下的假民主。教师的权利只是井中月,水中花。
下午自习还没有结束,就看到通告栏里面出现了三个通知,都是关于教师的,一个通知要求教师将自己的听课记录必须写到六篇以上,并且有反思,交到教研室;一个通知要求教师写出读书心得,字数最少1500字,教导办公室;一个通知要求教师写一份教学反思,字数1500字交到办公室。其实,这些东西本来是教师分内的事,教师应早已做好。可是,形式逼迫着教师只能敷衍。半学期听六节课本来不多,可是当听课成了一种任务,讲课成为一种惩罚的时候,谁还愿意去做呢?一般情况,谁有公开课就代表着谁就在学校混得不好。好老师、优秀教师根本不上公开课,他们只需指点课上的不好的教师。每一次公开课,不是帮助教师,而是为领导批评教师找到把柄。教研室要求教师必读四本书,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读书,对于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很遥远,因为这些教师除了教书外,还要回家帮家里干活。上班的时候,教师的时间被各种检查,编写假材料,重复的工作占据着,没有精力去读书。乡村教师读书还是一个很遥远的愿望。除了教师本身不愿意上进外,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在这个充满金钱与权力的环境下,谁还相信知识给人的力量。老师已经看透了,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权利、金钱、关系,除了这些什么都没有作用。作为老师,我们都不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不知道我们怎样教学生?教师成了一个精神分裂的人。教学反思是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依靠行政的手段强迫教师去写,会换的什么?只有教师的敷衍了事。乡村教师很少有人去写教学反思。就连教案也是抄写教案书上的,还有必要写教学反思。再说,教育局统一规定的格式,已经让人丧失了写教学反思的冲动。在我们这些乡村教师的眼中,读书、教学反思、听课记录都是额外的任务,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评优选先凭的只是关系与权利,职称还需排队等待,干的最重的活,得到最少的报酬,还有必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吗?无休止的评比,无休止的检查,无休止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无休止让这些底层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动力。
第二天,所有的教师不能正常下班,一直等到这些领导们来检查。二十多人的领导群,十二点多来到学校,只是象征性的在教研室转了一下,然后,就上饭店交流去了。什么也没有检查,只是让老师和学生白忙了一场。现在的检查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检查意义,现在的检查只是烟酒饭局送礼而已,一切冠冕堂皇的理由已经占据了这个世界的一切。真言已经不存在了。我真希望校园少一些无意义的检查,给早已疲惫不堪的乡村教师一点时间,让他们平静一下,让他们不再对我们的教育失望。什么时候,我们校园是一片安静的净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