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一如道德经》第30章
作者: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自幼孤僻、倔强,喜好战争。曾致力于财色名利的追求,为达目的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开始接触佛道,却为了追求神通而屡屡被邪师所骗。但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五毒俱全的他猛然醒悟,于是悬崖勒马,弃恶从善,精进修行,同时发愿解出《道德经》,因为这一念善心,终于获得上天的垂青)
原文: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解析: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意思是,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尽管战争结束了,但那么多人的怨气、杀气还在那里搅,更有数十万的冤魂在那里飘,使得那里的气场恶劣得很,人呆在那样的环境,除了倒霉还是倒霉。
佛教人士最喜欢说因果报应,老子也同样肯定因果报应的存在。关于因果,有两个极端,一者是那些没有信仰的人,天不怕、地不怕,不择手段地捞取个人利益;二者是我们这些学佛人,老是把因果挂在嘴上,却不知道自己时时在受报,我们的贫困、疾病、愚痴不都是过去世造下的大业报吗?
我们以为学佛了就是大福报,其实现在绝大多数的佛教徒哪里是学佛,迷得一塌糊涂,全是在受愚痴报啊!而且,我们更不知道自己时时在造业,别以为念佛号就不造业,别以为不杀生就不造业,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业啊!
有个道场的仓库里进了一只大老鼠,他们不敢杀,怕背因果。聪明的负责人决定买只猫来捉老鼠,他认为猫吃老鼠就是它们的因果,大家都可以置身事外。可因为他们吃素,也只给猫吃素,结果猫被养死了,接下来再买一只猫,又死了,第三只猫终于活了,可它早已经退化到不懂得捉老鼠了,只知道爬到人身上求亲昵。没办法,他们又买了一个套老鼠的笼子。看看,为了一只老鼠,动了多少杀心,难道这不是杀生么?若有人问我,那该怎么办?我说咋办都行。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意思是,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
其实,这一段解释只有三个字:守本分。这似乎接受不了,哪怕是农村目不识丁的老太太都知道“守本分”的道理,还需要老子用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吗?确实,“守本分”的道理谁都懂,却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
因为自私的本能,我们在分享利益的时候,总不免要多咬一口。多咬一口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就造了一个业,使得本来平静如镜的水面上起了一个波澜,这个波澜接下来就会激荡,就会扩散。于是,“因”就产生“果”,“果”又是新的“因”,因果报应就会没玩没了,我们在六道轮回中就永无出头之日。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蝴蝶效应大家一定听说过,但在大家的心里,这就是一个理论,谁都不会把它当真。其实,不仅因果报应会像蝴蝶效应那样越滚越大,我要说整个宇宙就是蝴蝶效应吹出来的,谁信呢?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意思是,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这个道理谁都认可,只是因为我们的贪欲,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弄到了“壮”的地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我曾经说,十法界就没有不合“道”的事,因为都是“道”生的,既然如此,这里怎么明明说“不道”?很简单,“不道”也就是“道”,只是要承担“不道”的因果而已。这个弯能转得过来吗?如果转不过来,说明我们学的是“死道”,若问,“道”还有死活吗?当然有了,就这问的当下,“道”已经死了。
这一章表面上说打仗,实际上还是说“道”。只要懂了“道”,好解得很。我们千万不能离开万事万物去觅“道”,事实上很多人恰恰就是这样,结果始终找不到“道”。而且,“其事好还”本身就是“道”的体现,“道”就是这么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的转动着的,正因为老子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劝戒大家要守本分,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可惜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在这一点上都没做好。所以,学习这一章,就要学会做任何事情都把握一个“度”,否则的话,“物壮则老”,也就是要歇菜了。
小时候,夏天的夜晚,我总是躺在外面的竹床上纳凉,仰望星空,总以为最亮的星星就是最大的,还以为流星是星星在拉屎。错了吗?没错,以小孩子的眼光看,就是那样的。
同样,解《道德经》也是如此,千百年来,解《道德经》的人不计其数:
有的人认为《道德经》讲治国的,可以解析为一部治国的书;
有的人认为《道德经》是讲修行的,通篇都在讲怎么修;
有的人认为《道德经》是讲谋略的,甚至可以解析成一部专讲阴谋诡计的书;
有的人认为《道德经》是讲为人处世的,比《厚黑学》更为全面、深刻……
总之,谁都有自己的见解,因为大家都在“仰望星空”。《道德经》是专门讲“道”的,而“道”就像星空,就在那,谁都可以看,谁都可以说。所以,任何人解《道德经》都不能说他错,只是说明他在什么层次,或者说,《道德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的不是“道”,而是解《道德经》的人的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