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童来说,爱读故事性强的文章和小说,是天性使然。叙述能力是孩子们写作能力的基础,在这一方面西方不少优秀小说可以提供有力范本。然而若论夯实文字功底、润泽生命底色,还需着眼于中国散文。
中国字原来都是象形的文字,它包含形、音、义三个部分,中国人习惯望文生义。浩瀚必非小水,涓涓定是细流。
而论中国散文,又可以将目光投向经历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代学人。这一代学人生活在新旧交替、中西碰撞、风云际会的时代,因而形成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与情趣。如鲁迅、巴金、丰子恺……
这一代学人里,文章适合中小学生读的,首当其冲当属叶圣陶先生。
就文学水准而言,叶先生不能算是最好的那一个,但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可以算是最适合的那一个。先生做过中小学教师,编写过语文课本,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叶先生了解中小学生,他知道中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范文去指引他们阅读和写作。
近日读先生的《三棵银杏树》,被他引导孩童的天真用心和控制文字的精巧智慧所感动。文章结构铺陈和情感渲染可谓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可以被孩子们取作散文的模范。
文章依次写了银杏树的四部分:枝干、叶、花、果。作者用妥帖的语言,分别描绘春之叶的生长之美,秋之叶的凋零之美、树之花的小巧之美、树之果的色味之美。
孩子们平时写文章,写到四季轮回,大抵以春夏秋冬的顺序编排结构。在《三棵银杏树》一文中,叶圣陶先生另辟蹊径,以冬春夏秋的结构顺序安排行文。
因为银杏树和很多树木一样,在冬天就开始孕育生机。而为了突出整体形象,文章从银杏树的枝干开始写起。冬天时叶子全掉落了,大家能看见的只有枝干,枝干在冬天最突出。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写作思路,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个好的作者不会乱走。你看他怎样开头,怎样写下去。跟着作者走,想象他为什么这样走,就会有收获。这篇文章,作者就是用深冬、春、夏、秋、初冬这样的圆形结构来表现银杏树的生生不息。
文章的另一条线是情感的线。人,是情感的发出者。作者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淳朴情感呢?是朴实生活里的欢喜。
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正是游戏的好场所;我们便在那里赛跑,唱歌,扮演狩猎的戏剧。
这是童年戏耍奔跑的欢喜;
三棵银杏树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
傲然站立的背后是生长的欢喜;
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这是斑斓视觉的欢喜。
经过的船只往往在右边那一棵的树荫下停泊,摇船的乘此吸一管烟或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缕缕的烟便袅起来了。
相对于“吸烟”、“煮饭”,“吸一管烟”、“煮一锅饭”,节奏更舒缓,心情更恬淡。而船上人家的炊烟,不是冲出来,不是冒出来,是慢慢悠悠地“袅”起来。这是最日常的幸福,最平静的自在。
叶先生的文章,像他文章里的银杏树一样,在广袤的大地站立,衬着这文学天空的背景,像一幅久远的古画。
朱光潜先生的话如此掷地有声:
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物情态的眼光和同情。
(写作本文参考张学青老师课堂实录。)
附《三棵银杏树》原文:
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十丈见方的开阔,前边、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并着肩,手牵着手似的,像两个亲密的朋友。
这三棵银杏树多大年纪了,没有人能够知道。我父亲说,他小的时候,树就有这么高大了,经过了三十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大。
三棵树的正干都很直;枝干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几枝屈曲得很古怪,像画幅上画的。每年冬天,赤裸的枝干上生出无数的小粒来。这些小粒渐渐长大,长得像牛、羊的奶头。
到了春天,绿叶从奶头似的部分伸展出来。我们欢喜地说道:“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正是游戏的好场所;我们便在那里赛跑,唱歌,扮演狩猎的戏剧。经过的船只往往在右边那一棵的树荫下停泊,摇船的乘此吸一管烟或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缕缕的烟便袅起来了。
银杏树的花太小了,很容易使人忽略。去年秋天,我一边拾银杏果,一边问父亲道:“为什么银杏树不开花的?”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里来的果?待来春留心看吧。”今年春天,我看见了银杏的花了,那是很可爱的、白里带点淡黄的小花。
说起银杏果,不由得想起“烫手炉,热白果”的叫卖声来。白果是银杏果的核,炒过一下,剥了壳,去了衣,便是绿玉一般的一颗仁,虽然并不甜,却有一种特别的清味。这东西,我们都欢喜吃。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风又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待黄叶落尽,三棵老树又赤裸了。屈曲得很古怪的枝干上偶然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不动一动,衬着天空的背景,正像一幅古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