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网友聊天,说到和家里父母打电话的,又听说上海下午出了太阳,于是乘兴想到给在上海的儿子打个视频电话。
电话打通了,当妈的还是像查户口一样的连环问:今天上班怎么样,累不累啊?明天上班怎么安排的啊?今天晚上吃了什么?最近天气如何啊,成都冷得很,刚才还下雨了,上海呢,冷不冷……,,嗯,就这种,自顾自的,盘问似。
好在对面的脸,笑嘻嘻的,慢吞吞的一句一句的应我……
当我了解到,晚上做了两个菜——莴笋肉丝,牛肉末烧豌豆,还准备了明天要带的午饭,心里踏实多了,似乎对于现在的90后年青人,能够自己做饭,好好吃饭,就是最大的欣慰了。
不甘于就此打住,于是又说到了,熬夜早睡的问题;关于体检指标,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今无法组队踢球如何锻炼身体的问题,答曰最近已经买了瑜伽垫和器材,在家里做些动作……
盘问完对方,作为对等回应,我也说了些两位空巢老人的情况。
好像老母亲总有找不完的聊天话题,生怕漏过任何生活细节,就像在一旁盯着似的。
这种难得一次的对话,一般刚开始感觉要找些话题来说,说一说的,东拉西扯,最后也不知道说了些啥,然后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很快一个小时也过去了。
末了,再次约定好,每周来一次视频,双方互相汇报。
个人感觉,20—30岁这个年龄段、还没有成家的孩子,尤其似男孩,貌似都不太主动给父母联系的,除非是需要钱财方面的支援。
也许他还体会不到,老母亲的啰嗦,或者关爱背后隐藏的关注,有点卑微、有点期盼。
其实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注定了会成为父母一生的牵挂。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让父母的心随着摆动。
而作为父母,在该干预的年纪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养育孩子就是在孩子起飞前给他安好那双翅膀。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离家求学求职,随后慢慢开始学会放手,学会退出。
反而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了。
父母和子女,都是各自的一片天。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不少关于和孩子相处的话题,而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支持孩子的选择,但是当看见他往坑里钻的时候,家长要有能力给他一条绳子把他拽起来。
又如龙应台说的,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