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茶席的第一要素,首先是专业性与实用性,其次才是审美与艺术的呈现,进而达到精神与修养的更高境界。因此,茶席讲求的是整洁、有序、简约、和谐。
一、整洁
茶具摆放规整,干净清洁,没有任何瑕疵污渍。保持茶席整洁,即是做为茶师的本分,也是行茶人对茶、器、人的恭敬之心。而整洁的习惯应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二、有序
茶具的摆放要有次序。让对坐饮茶的人可以完全欣赏到每一件茶具,高低错落,疏密得当,并遵循取用方便的原则。
在行茶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秩序意识。从布席到收席,每一次拿取茶具之后都应放回原位。行茶之前,应根据茶会的实际参加人数,选择最适合的主泡器,并配合以适合的公杯、茶杯和水盂等。尤其重要的是对主泡器的选择。
三、简约
“简”一直是茶人倡导的茶道精神之一,体现在茶席上就是茶具应少而精,不出现多余的东西,让每一件器具都物尽所用。把简约运用在生活中,就是去繁从简,给身心减负,回归本真。
四、和谐
“和”的意义非常宽泛,常说的和声,和弦,君子和而不同。茶席上的“和”则是指茶具的色调、材质、器型的协调,以及整个茶席的语境与所冲泡的茶叶的关系,所使用的茶台,所在的茶室等等,都应和谐,最终达到茶师的妆容和情绪与整个茶席的融合之美。
茶席是一个茶人综合修养的真实外现。
组成茶席的要素
一、铺垫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出现茶盘(也称茶海),进入本世纪后才开始使用简约精致的花色不同,尺寸不同,材质不同的铺垫,又称为净茶席。
1、随季节搭配
春季:以生发色为主,如绿色、粉色、桃色。配以暖色系的辅助铺垫,如奶白色、姜黄色、米黄色。适合冲泡绿茶、白茶、铁观音、台湾乌龙等。
夏季:以清爽淡雅为主,如白色、水蓝色、水绿色。适合冲泡绿茶、花茶、白茶、黄茶等。
秋季:以丰盛饱满为主,如湛蓝色、灰绿色、黄色。配以竹席、陶片、瓷片等材质的物件搭配个性茶席。适合冲泡岩茶、单枞、黑茶、普洱等。
冬季:以温暖厚重为主,如红色,深色(黑、棕、灰、蓝等)。可配以随心所欲的辅助铺垫,给冬季增色。适合冲泡红茶、老茶。
2、随主题搭配
庆生:以福禄寿为应景,有绘画、题字等图案的铺垫。
婚庆:以幸福恩爱为主题,用图腾、绘画及传统红色的铺垫。
禅茶:以清净素雅为宜,可用白色宣纸来传达一期一会。
二、主要泡茶器
泡茶器:盖碗、壶(紫砂壶、陶壶、瓷壶、银壶、玻璃壶等)
茶杯:根据形状不同分为玉兰杯、圆融杯、葵口杯、斗笠杯等。
煮水器:铁壶、银壶、陶壶、玻璃壶等。
辅助泡茶器:公道杯(匀杯)、壶承、茶罐、盖置、水盂、茶巾(洁方)、茶具六君子。
其中,最重要的是泡茶器,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盖碗。对于盖碗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高度:过高容易有水闷气,让浸泡在碗底的茶叶不透气,冲泡出的茶汤不灵动;过低则散热较快且香气不够凝聚。
弧度:要圆润,有利于茶叶舒展和内质均匀的释放。碗盖的弧度应适中,盖上后应保留适量的空气,有利于茶汤的鲜活。
底足:比传统盖碗的底足加高一点,且足边沿要薄,有利于散热。
阔口:边缘舒展适中,太开器不聚气,太紧器不接气,同时也不方便拿用。
碗托:平展,放大,有承载之势。
三、行茶前的准备
1、茶室的布置:洁净清新,无浊气,香与音乐为辅助,最好是自然光,光线柔和。
2、茶台和茶凳:建议茶台标准尺寸为长200~220cm,宽75~90cm,高65~70cm。茶凳的高度以40~45为好,可以让大腿与小腿成90度姿势。
3、茶师的准备:应淡妆,并净手净口,素手行茶。
4、开席前的检查:各种位置检查,茶与茶器的检查,最重要的是茶叶的准备。
四、茶席的构图(略)
行茶禁忌
1、不阻碍;
2、不越物;
3、不交叉;
4、器物不洁;
5、壶口杯底不朝向客人;
6、行茶轨迹禁止向外。